第161章 惨淡!! 双方战力的对比(2 / 2)

英魂一铁甲 老何吖 1848 字 2022-12-22

就在郑亮说完后,主持人戚岳丰也继续开口说道:

“相反的是与日本海军的实力相比之下在1937年的中方海军装备就是另外一种场景了,在淞沪地区参战的,基本只有属于国军海军部指挥的第一、第二舰队以及练习舰队和测量船队,这两支舰队中的一些老船,还是清朝水师遗留下来的,最后无奈之下被沉入长江航道当障碍物使用了,真正能够与日本海军交战的舰艇,只有“平海”号、“宁海”号、“应瑞”号和“逸仙”号四艘巡洋舰,而这四艘主力舰的总吨位不足一万吨,甚至还不如日本海军“出云”号这一艘装甲巡洋舰的吨位量。所以中方海军方面只有老旧、落后等作为其代名词,单纯从历史上的数据资料来看这几乎没有任何制胜的可能的。”

听完戚岳丰的话后,原本还有些嘈杂的宽大会议室一下子就变得鸦雀无声了,大家也知道即将面对的糟糕情况,但是戚岳丰却还嫌不够继续报出其他不好的消息:

“以上为中日军海军舰艇方面的情报,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日军海军航空兵方面的信息,历史上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指挥的海军航空兵所属部队有以下等部队:

第一联合航空队,辖木更津航空队和鹿屋航空队,木更津航空队有96式陆基攻击机二十架,鹿屋航空队有98式陆基攻击机十八架和95式舰载战斗机十四架;第一航空战队,共有战斗机二十一架、轰炸机十二架和攻击机九架;第二航空战队,共有战斗机十二架、轰炸机十二架和攻击机十八架。其余林林总总加起来日军方面在参加整个淞沪会战作战飞机架约有390架左右,其中大概是陆航210架,海航180架,这还是历史上的数据,此次会不会有变化谁也说不准。

同样的在1937年的中方空军那时候也正属于发展时期,飞机数量和质量与日本空军相距很大。卢沟桥事变后,中方空军二十五个主力中队奉命北上华北,迟滞日军南下。待淞沪战事将起时,以南京、广德为基地,以曹娥、杭州、嘉兴、扬州、苏州、长兴为主要机场,淞沪地区可以参战的空军只有四个大队,战机百余架。根据后来统计说明淞沪会战期间中方空军的参战部队为第二至第九大队等8个大队和1个暂编大队,约200架飞机。”

“得!空军快差了一半了。”张铭不由的拍了拍自己的额头,无奈的叹息着。

郑亮也揉了揉像是有些头疼的太阳穴说道:“虽然说空军方面的战机数量和质量都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历史上在前中期国军的空军部队其实是跟日军航空兵部队平分秋色,甚至有占优的情况。”

至于地面部队的情报张铭就不需要细听了,其实他大部分也都已经在来的路上从郑亮那里弄清楚了,国军方面参战的是张治中将军指挥的第九集团军,其主要组成部队是:

第八十七师,师长是王敬久,下辖第二五九旅,旅长沈发藻、第二六一旅,旅长刘安祺;

第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下辖第二六二旅,旅长彭巩英、第264旅,旅长黄梅兴;

第五十六师,师长刘和鼎;独立第二旅,旅长钟松;

第五十七师的第一六九旅;

上海保安总团,总团长吉章简;

上海警察总队,警察局长蔡劲军,还有三团、八团、十团这三个炮兵团。

张铭他们地面部队所能仰仗的就只有国军的王牌主力部队第八十七、第八十八和第三十六等几个德械师了。

其中第八十七、第八十八师是1936年由德国顾问训练的教导第一、第二师改编而成的。每师两个旅,每旅两个团,直属分队有骑兵连、炮兵营、工兵营、通信营、辎重营、卫生队和特务连等。全师共一万零九百二十三人,步枪三千八百余支、轻重机枪三百二十八挺、各式火炮和迫击炮四十六门、掷弹筒二百四十三具。

其中第八十八师还配属有一个战车防御炮兵连。第五十六师,系北伐战争时由皖军马祥斌部和闽军吴新田部改编,卢沟桥事变后自福建开至上海,全师下辖三个旅,共计八千一百七十人,装备较差,战斗力较弱。

以上这些就是张铭知道的前期位于淞沪地区的中方陆军的总兵力,大约是五万人左右。

随后国军的军事委员会随后下令,将苏浙边区公署改编为第八集团军,司令官张发奎,下辖第六十一、第六十二、第五十五、第五十七师和独立第四十五旅、炮兵第二旅。划定的作战区域为:以自西向东流入黄浦江的苏州河一线为界,北为第九集团军,南为第八集团军。

“难搞啊!”

张铭看着四周头顶上不断变化的各种讯息,心中一时间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在这大战即将爆发时,单纯从中日双方在淞沪地区的军力对比数据上上看,中方军队在陆、海、空军的武器装备上远落后于日军,海军方面甚至基本上没有对抗的可能,空军方面只能说是略占优势,因为日军航母暂时能够投入的战机有限,且中方空军由于距离基地较近补给便捷,可惜的是中方战机纯靠进口,打一架就少一架。那么唯一有优势的就是在中方地面部队军队方面了,步兵数量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喜欢英魂一铁甲请大家收藏:英魂一铁甲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