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嶙是没这个精力的。
他本来就是来提前养老的,不可能把自己变得比之前更忙,做水利和更新农耕器具,也只是为了让梁县的百姓生活得好一点,自己生活得好一点,顺便给文帝交个作业的。
但是要全国推广,那不干。
所以,他写了封信,让文帝派遣有才学有悟性的专业人才来梁县,和程少商分别给他们上了几堂课。
一来是让他们能看懂自己画的图纸,二来是能让他们知道大概怎么按照图纸去找工匠做出来。
几堂课上完,尹嶙便迫不及待地卸下担子,让水利大家王京,跟着这些人,各州各县去宣讲传授经验,好将此举推行出去。
之后如何,尹嶙便没再管了。
他只需要对自己这一亩三分地负责就行。
毕竟天下都管了两次了,一个区区梁县,不至于会对他有什么挑战。
闲暇之后,尹嶙除了带着霍君华、崔祐、程少商,还有小阿苦四处游历,寻访名川大山,就是在家中传授阿苦一些后世的新时代知识。
当下时代的学问要掌握,也要掌握之外的东西。
这样,等到尹嶙和程少商老去,阿苦和他的后辈们,也能依靠这份东西,在未来的乱世中求得一分生存的空间。、
……
三年过去,听说凌不疑成了婚。
没有和裕昌郡主,没有和骆济通,而是和一个朴素的农家女。
听说是那个农家女,在他一次出征被敌人追杀时,帮他藏身,救了她。
这也算是个好归宿了。
凌不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只要自己喜欢,其他的都不重要。
他成婚那天,尹嶙也带着一大家子,前往都城为他庆贺。
又过了十年。
华夏盟由于文帝的政策变化,而发生了改变,听说那一日血流成河,信仰崩塌。
但这些和尹嶙没有关系,政策之所以发生改变,也是因为华夏盟内,大多数人的改变,曾经的那些河东盟的老人,他们既享受了政策红利带来的荣华富贵,也要承受相应的代价。
而文帝,年纪越大,手段也越发的不那么温和了。
过了几年,宣后积郁成疾,在卧榻数年之后,也离开了人间。
紧接着,便是文帝、越妃。
三皇子作为储君,也顺理成章地荣登大宝,在凌不疑的建议下,与民休息,大力发展民生,为了填补文帝一朝的战争损耗。
他如今倒是变得成熟了许多,甚至派遣了新兴的人才,来梁县向尹嶙取经。
尹嶙虽然吐槽他和他皇帝老爹一样压榨好人,但仍然是对来学习的后生传授了不少经验,而这些后生,又将经验传给自己的学生。
在这薪火传递之下,尹嶙的名号更是传遍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再是“少仙”,而是“明师”。
在这个时代,孔圣先师甚至还没有尹嶙受尊崇。
至此又过了六年,霍君华和崔祐在同一个雨夜,与世长辞。
因为尹嶙的缘故,他们没有病痛,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高龄,最终毫无痛苦地携手离开,也算是为这段坎坷的缘分,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紧接着,程始、萧元漪等人,也相继离世。
……
这一日,大雪纷飞。
尹嶙与程少商卧榻而眠,但他们如何都睡不着。
如今的他们,已经是六十多岁的高龄了。
在这个时代,即便有尹嶙顺理气息的功夫,也没办法将人的寿命延长太多,因为这个时代的饮食、习惯都有不同,条件限制太多,即便是尹嶙自己,也只能活到这个岁数。
今天晚上,尹嶙很清楚,离开的时候又要到了。
“夫君,我还是睡不着。”
程少商也已经垂垂老矣,但她看向尹嶙的目光中,永远都有初见时的那一抹心动。
“睡不着的话,我们来聊聊天吧。”
“好啊,聊什么?”
“聊我们的过去吧。”
“从哪里开始聊呢?”
“从……你还记不记得,我烤的那两只山鸡?”
“记得啊,怎么不记得,我还记得当时,你想要花钱跟我买吃食呢。”
“是啊,可最终没有买到。”
“那时候我阿父阿母在外打仗,家里的大母和二叔母处处针对我,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也饿了好几天了……不过话说回来,你后来去哪猎的两只山鸡?”
“就在山里猎的,我当时见你脸色不好,便也没想着只是自己吃。”
“给我猎的?”
“是啊,那时候见到你第一眼,我就想着,要把这个女公子养得白白胖胖的才行。”
“呸,你又说好话骗我。”
“哪里是骗,我本来就……”
“夫君。”
“嗯?”
“我爱你。”
“我也爱你。”
……
第二天,尹瑞接到下人的通知,知道自己的父母,和当年自己的祖父祖母一样,双双离开了人间。
梁侯夫妇去世的消息,传到了都城,不少人皆感恩尹嶙所造的功绩,自发祭拜一日,恸哭不已。
他们皆称,这世间若无梁侯,人间尚且是人间,但烟火却未有如此温度。
同样垂垂老矣的明帝,也就是当初的三皇子,带着老友大司马凌不疑,一同前往祭拜,并令人写下传世千古的碑文。
后世称。
祭明师碑。
(星汉灿烂篇,完。)
昨天和客户应酬,回来已经醉倒,今天大章奉上。
接下来的世界,到现在都没想好,不过已经有方向了,这个夜晚就能确定,大家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