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新罗王换人(1 / 1)

隐龙惊唐 八无和尚 1029 字 2023-01-17

正文李沐听了,抽了下嘴角,嗤声道,“好吧,就如你所愿。只要王女令人打开城门,接下去的事,城外唐军便会替你办妥。”不想,这个节骨眼上,金胜曼反而犹豫了。倒不是顾及与金德曼的姐妹之情,而是金胜曼担忧一点。那就是如果让唐军入了城,万一唐军不退,怎么办?引狼入室,鸠占雀巢。不可不防。情感在利益的现实面前,总是不堪一击。这就是金胜曼与李沐之间复杂的关系。而李沐是真不明白,看着金胜曼的迟疑,李沐甚至以为金胜曼是在犹豫该不该这么着急。很显然,李沐是想错了。金胜曼鼓气勇气问道:“陛下,若唐军入城之后,陛下反悔,我该如何应对?”李沐愕然,世上奇人怪事很多,象金胜曼这般“直率”的还是第一次见。李沐心中很有一种挫败感,自己在外人眼中,竟如此不堪?连孩子他娘,都对自己持怀疑态度?不过李沐内心很强大,很快就给自己找到了说词,金胜曼诞子,不过是自己一夜荒唐,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误,自己与金胜曼之间,更多的是相互利用。或许有些情,但这点点的情意,在利益面前,不值得一提。李沐相信,长安宫城中的诸女,绝对不会象金胜曼这样,诘问自己这种类型的问题。想到这,李沐心里就坦然了。“王女可以赌一赌,看看朕是不是一个言而无信之人。”李沐微嘲地一翘嘴角。金胜曼定定地看着李沐,她的手在颤抖。“你……你究竟想怎样啊?”金胜曼的声音因紧张而嘶哑。李沐看着这个其实才花信之年的女子,心中不由生出一丝怜惜之意。想到她刚刚为自己诞下孩子,李沐上前,轻抚她的脸道:“傻丫头,若朕要灭新罗,你以为凭金城城墙,就能挡住朕?”傻丫头!这时的李沐肯定不会去想,这个被自己称为傻丫头的女子,比他还大上五岁。金胜曼恍然,她不傻,相反她很聪明,比大多数的女人都聪明。人总是因为太聪明,往往忽略一些最简单的道理。正如很多人会在一加一等于几,这个问题上钻牛角尖。一加一等于几,不管是在幼儿园试题中,还是小学试题中,亦或者在大学试题中,都等于二。忽略了这一点,那么就是很“二”,就象金胜曼现在。所幸,金胜曼醒悟地很快。如今的大唐,已经结束了西南、西北、东北三方战事,李沐如果真有心要灭了新罗,甚至不需要调动中原大军北上,仅以辽东唐军和归义军,就能将新罗辗碎。掌握着绝对实力的人,不需要谋略,阴谋、阳谋都不需要。他只会用最简单的方法,去得到他所要得到的。对一切手段,都会嗤之以鼻。金胜曼在歉疚地看了一眼李沐之后,她便传令,开启西城门。金城东西各两座城门,南北各一座城门,在金胜曼控制之下的,仅有西边两座城门。但这就够了,道理也很简单,一道坝上有九洞,捅破一洞,余者尽毁。当唐军铁蹄冲入金城中,便证明此话非虚。在金胜曼所部的配合下,唐军迅速控制了城中各处要害部位。除了宫城金德曼精锐死忠有微弱的抵抗之外,余者皆向唐军投降。这倒不是新罗军战力低下,或者士气低下的缘故。而是这些年,大唐与新罗的关系太紧密了,无论是吃的粮食、用的武器,都能看到大唐的影子,太多的新罗人视自己与唐人无疑,他们打心里对唐人没有抵触情绪,甚至向往之。而百济、高句丽的先后灭亡,让他们更觉得唐军不可匹敌。加上金德曼对倭国之战,令新罗上下苦不堪言,朝野已经起了异心。当然,最最关键的是,金胜曼下令敞开城门。在朝野看来,这说明金胜曼与大唐皇帝之间已经达成了共识。金胜曼是如今新罗,除金德曼之外,唯一的圣骨。也就是说,金德曼不在了,金胜曼就是唯一的继位人选。各种原因聚集在一起,就有了这个局面,唐军几乎兵不血刃地控制了整座金城。当李沐挽着金胜曼的手,进入宫中。来到金德曼的面前。“大唐皇帝陛下,为何如此?难道本王什么地方对陛下、对大唐有不敬之处?”金德曼没有去看她的堂妹,而是盯着李沐质问道。李沐轻叹道:“朕对新罗王并无不满之处。”“那为何如此?”金德曼尖声咆哮起来。“新罗王见谅,王女诞子,朕是孩子的父亲。”李沐平静地说道,“就凭这一点,朕就有理由这么做。”对啊,很多时候,真实的理由,往往很简单。理由太多,就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复杂的只是人心。金德曼满脸震惊,她呐呐道:“竟是如此,竟是如此,原来她孩子的父亲是你……难怪,难怪……。”李沐松开金胜曼的手,走到王位上金德曼的身前,拉起她的手道:“事已至此,新罗王何不成全了王女,同样也成全了自己,随朕回长安,朕封你为大唐国夫人,为你寻觅良人,也好让你安享人伦之乐。”说完,李沐近乎于拉扯地带着金德曼离开。金德曼开始还在挣扎,但很快,她就安静下来了。能坐在新罗王位上那么多年,她很清楚这个时候,一切反抗都是自取其辱。更重要的是,她觉得,她还有希望。活着,就是希望。王位更替,就是如此简单、粗暴有效率。效率的背后,是李沐手中的实力,大唐的国力。一夜之间,新罗完成了王位的更替。旧王被废,新王登基。如梦如幻,庄重得又有些可笑。可是,谁敢笑?李沐出席观礼金胜曼的登基仪式,遂当殿颁下诏书,册封金胜曼为新罗国王,册封王子金辰煦为新罗国世子。金胜曼当众跪拜接受大唐皇帝册封,并誓言永不叛唐。新罗朝野上下,一片歌功颂德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