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宫小军从晶那里回来后,一连三天都没出门,就像一只进入冬眠期的动物。不过,这几天里,他的思维并没有闲着,有时候竟异常兴奋,知青饭庄的构想在他的心目中越来越具体,就像往事越来越清晰一样。现在,他更加坚定地认为,这是他一生中不可多得的一个绝妙机会,或许今后永远不会再有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对自己说,一定要把握砖对于晶,宫小军现在好像有了更深的了解,她是个不幸的女孩子,走过了一段不平坦的路,现在正需要一只手来搀扶一下,否则,她将会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而这种不幸正是她自己造成的,她所渴望的搀扶来自宫小军。王老师也是个不幸的女人,而这种不幸却与王老师无关,时代的潮汐将她推到一个尴尬的境地。宫小军想搀扶晶一下,比方知青饭店开业后让她当个服务员什么的。宫小军之所以要搀扶晶,已经不仅仅因为她是个漂亮的女孩子,她对他的依赖感信任感使宫小军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与责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王老师的缘故,他不愿意看到王老师的不幸在她的女儿身上延续下来,他想他报答王老师对自己儿时的袒护也只有这个机会了。
宫小兰和李东方昨天上午来过宫家花园,这是母亲素真死后宫小兰第一次来看哥哥。宫小兰是不想再见这个哥哥的,宫家的人叫他丢尽了。为了此行,李东方做了宫小兰不少工作,他告诉宫小兰,这个时候哥哥更需要人间的温情,他现在正处在人生的又一个关口。
与上次李东方的来访不同,这次宫小军与李东方谈得很投机,竟像久别了的老朋友。有了在晶那里的那种美好的感觉,宫小军终于相信,李东方一再劝说自己能振作起来是好意,是真心的,就像他劝说晶这样做一样。他向李东方讲了他的刘庄之行,讲了这个叫晶的女孩子,讲了晶的母亲王老师,也讲了知青饭庄的构想。李东方听罢知青饭庄的构想大力支持,并说他有一个同学在工商局,办执照时可以去找他,到时小兰也可以去帮忙,当然是义务的。
李东方和宫小兰在这里吃了午饭就回去了,吃的是我们这个北方城市最常见的水饺。宫小军送走了他们就决定叫敏一起到马路上转转为知青饭庄选地点,现在他已经有了目标。无论敏对知青饭庄持什么态度,宫小军想,都不能抛开她,因为没有敏,刘富康就不会如此大方。
宫小军到敏家找敏的时候,高点点的母亲高田氏正在指桑骂槐,说天天晚上都有一只野猫在门口叫猫子。宫小军知道,“叫猫子”是高田氏老家的土话,意思是发情的猫在叫唤。高田氏显然已经看出,她的儿媳妇敏与宫小军的来往过于频繁。
敏这时正在将一套新衣服往包里装,她准备去贵族学校看望儿子刘建国,衣服是她上次到刘庄看儿子时特意百货大楼买的。听了宫小军的来意,敏说她可以陪他去选地址,但是得先看儿子。
宫小军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尽管他想犹豫一下,他发现无论什么事情都是有条件的,就像买东西就必需给钞票一样。
上世纪九十年代,贵族学校在我们北方这个城市出现了,吃住学于一体,教学设施、生活设施都是一流的,家长将孩子送到这里来就什么也不用管了,他们可以腾出精力去挣更多的钱。贵族学校的出现,也在社会上引起了一些争议,比方为什么叫贵族学校。进贵族学校的唯一标准就是你有足够的钱,能付得起每个学期几万元的学费,钱是贵族学校的灵魂。那么,工人阶级、干部职员等工薪阶层的孩子是无力进入贵族学校的,也就是说他们不是贵族。那么,这个社会只要有钱就是贵族了?工人阶级还领不领导一切了?劳动人民还是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了?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市民中广泛议论。但是,议论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贵族学校照样越办越红火。
贵族学校离市区足有三十多公里,孤零零地建在西郊的一个半山坡上,远远地看去,就像一座乡间别墅。现在,宫小军和敏已经没有能力打的,只有乘公共汽车了。下午两点半出发,倒了三次车,又走了一段路,来到贵族学校时已经要夕阳西斜晚霞满天了。在学校门口,敏和宫小军却被身穿保安制服的门卫拦下了,敏再三说她是来看儿子的,门卫就是不让她进去。
认真负责的门卫拦住他们自然有他的道理,到这里来上学的都是富翁的孩子,来看孩子时都是开着高级轿车来的,你们一副穷酸样怎么会有钱把孩子送到这里来?
宫小军和敏与门卫正争执不休的时候,一辆丰田吉普车从山下开了过来,车子的前挡风玻璃上竖着一块写有“新闻采访”的红色塑料牌,车里的人是市电视台慕名来采访贵族学校的记者。
猫吃老鼠不是新闻,老鼠吃猫才是新闻,教科书上这样说。记者的好奇心没有一个不强的,如果对什么都不好奇也就抓不到新闻了。他们看到贵族学校门口有一对男女正与门卫争吵,就跳下车想探个究竟。其中一个领导模样的中年人还对扛摄像机的记者说,快,**,先别管是为什么,拍下来再说,要纪实性的。
扛摄像机的记者穿着一身全是口袋的摄影背心,个子也挺高,他**了没一会儿就被宫小军发现了。宫小军悄然走出镜头,来到记者的身后。
“你们是哪个台的?”宫小军伸着脑袋,问。
如今的记者多如牛毛,满天飞,马路上几乎一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记者。我们这个城市光电视台就有近十家,有线、无线、经济、文艺、体育......省里的市里的,看都看不过来。
领导模样的中年人走到宫小军的身后,扯了下宫小军的衣袖,小声说:“我们是市电视台的,你别大声说话,正录着呢。这是怎么回事儿?”
宫小军想,如果和他们拉上关系说不定就能进去,于是就把他们此行的目的以及敏为什么来看儿子给领导模样的中年人说了。
这个领导模样的中年人是制片人,可能就像工厂里的车间主任。他一听,果然有新闻,穷母亲来看富儿子,结果被以貌取人的门卫挡驾,而且里面还有关于婚姻爱情的故事。他顿时大喜,忙把漂亮的女主持人从车上叫下来,交代了背景。
“看你的了,提问要尖锐,”制片人交代说,“注意,不要看表面文章,你以前老犯这个毛病,问了半天还没问到正题,要抓住问题的实质”。
女主持人点着头,整理好话筒的电线,就跳下了车。
女主持人一跳下车,宫小军就认出她常在电视上露面,一说话先露出两个大酒窝,跟有意刻上去的一样,好像主持的节目叫“社会透视”。他目送她向敏走去,他想告诉敏,赶快走,这些人属于没事找事的,巴不得天天出事呢。可是,宫小军发现,现在已经来不及了,摄像机打开后就没再停过,如果他这时候冲上去也会上了镜头。
敏只顾和门卫论理了,面红耳赤的,根本就没发现记者的镜头。
“我的孩子在这里上学,我为什么就不能来看他?”敏说,神情极为激动,眼泪都急出来了。
“你的孩子在这里上学?你的孩子能在这里上学?”门卫看着敏苍老的脸和一身朴素而破旧的衣服,问。
就在这时,女主持人走到敏的跟前,将话筒伸到敏的嘴前,说:“请问,你是到贵族学校看你儿子吗?”
敏这才发现有个黑乎乎的长棒似的东西伸在她的眼前,她推了推话筒,说:“是,你是干什么的?”
“那么,门卫为什么不让你进去?”主持人又问。
主持人没想到敏竟然会反问一句她是干什么的,她我是干什么的还用说吗?我的脸不就是名片吗?难道你在家里就不看电视?
“我是电视台的,”女主持人显然有些不悦,说,“来采访的。”
敏一听是来采访的,就将手一指门卫,高叫道:“你得问他。”
门卫早就看到了摄像机,他并没有像宫小军一样去躲闪,而是下意识地整了整衣服,还挺了挺腰杆,走近了镜头。他想他坚守岗位的镜头肯定不错。
“学校有明文规定,为了保证学生的绝对安全,非学生的父母一律不能进去。”门卫冲着镜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