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说话的话(2 / 2)

一生紧相随 纯属高兴 2070 字 2022-12-30

王爷说,再过几天。

王妃说,如果禅位大典之前,能把皇上父子杀了,你直接继位不就省事多了吗?

王爷说,对大臣们怎么说?大臣难道不会想到是本王做的?

王妃说,到时把方世奎杀了,就说他造反,带御林军把皇上父子杀了。

他是御林军统领,御林军归他调动,这个理由合适。

王爷说,可他造反凭什么?就凭那点御林军大臣会信?

王妃说,那时把聪儿留下,就说他要拥立聪儿继位,他做摄政王。

王爷说,聪儿留下本王岂能继位?

王妃说,聪儿是孩子,惊吓过度死了,禅位大典变成继位大典,皇家只有你是合适继位的男丁。

其他三国不会理会我国皇室的事,让王大人联络一些大臣拥立你。

丞相等一些对皇上忠心的人,总不能拥立不是皇族血脉的人吧,反对你的人也毫无办法,只能顺从。

王爷说,也是个办法,比禅位大典那天做容易些服众些,宫里御林军减了三层,暗杀也容易。

只要皇上父子死了,大臣说什么都没用,毕竟皇上只有我这一个弟弟可以继位。

试试看,如果不成再选择禅位大典那日动手。

看好然儿,别让她进宫,还想参加演出,不知好歹的孩子。

王妃说,然儿天真纯洁,想法稚嫩了些,管管就好了。

王爷说,事成之后然儿赐婚许楚,收了许楚的心。

王妃问,魏国刺客都住在我们客栈内候命,是不是派人先安抚一番?

王爷说,好在皇上父子这些年,对本王没有防范之心。

不然那么多刺客,都住进我们客栈,岂能不被发现,好吃好喝先招待着。

王妃说,皇上父子蠢,还以为你是当年的孩子。

王爷说,杀母之仇,贬兄长之恨,岂能不报,当年父皇偏爱皇上,不顾兄长才能,执意立他为太子。

凌思秋为何被赶走他国,你可知道原因?

王妃说,这跟凌思秋有什么关系?那时她是襁褓中的孩子,而且还是女孩儿。

王爷说,魏国曾丞相想把女儿嫁给魏太子,可凌思秋与魏太子有婚约,把凌思秋赶走没了她,他女儿嫁给太子,他的权力就巩固了。

王妃说,原来是这样,我还纳闷她怎会流落他国,可曾丞相是不是想得太远了?

那时魏太子还小,怎么就能断定一定会做皇上?

王爷说,那时曾丞相父亲权力大,他虽不是丞相,可他父亲执掌兵权,能不安排他嘛,保谁做皇上也不是难事,何况魏帝软弱。

王妃问,那么说当年宫变时,曾家也参与了?

王爷说,母妃临死之前对本王说了,曾家可以帮我,必要时可以请他帮忙。

当年父皇特别喜欢凌思秋,因此对她母亲也另眼看待,母妃才因此要杀了她们母女。

可凌思秋被护卫和丫环提前带跑了,两人带她一定躲了起来,被曾家发现,赶出国都一路追杀跑到了国外。

王妃说,凌思秋的养父母就是曾丞相杀的?

王爷说,是,魏太子始终不忘与凌思秋有婚约之事,不肯娶太子妃,一直在寻找她,曾丞相是想杀了她,可派去的人却让她活了。

王妃问,女子比赛后,凌思秋又出现,曾丞相为何没再杀她?

王爷说,那时凌思秋不嫁魏太子,拒绝婚约之事,欧阳谦又强硬娶她,曾丞相没了后顾之忧,也就放过她。

但没成想,魏太子就是留着太子妃之位,不肯娶她女儿为妻,只是做了侧妃,曾丞相也后悔没再杀她,断了魏太子的念想。

王妃问,可这么多年,为何凌思秋的养父母不带她回国?

王爷说,上次女子比赛时,本王去了魏国,曾丞相醉酒后说漏了嘴,凌思秋被赶出凌霄国后去了天山国。

他曾派人找到凌思秋的养父母,威胁他们,凌思秋十六岁之前不许离开天山国,不然会杀了他们三人。

后来凌思秋的养父母逃走,不知去向,本王猜想,可能是怕再遇到曾丞相的人,隐藏起来。

等她长大过了十六岁送回来,那时曾丞相女儿已经嫁给魏太子,没了威胁。

可魏太子派人找凌思秋,不肯娶他女儿,曾丞相也就暗地加派人手找她,在魏太子之前找到她杀了她们,不知为何凌思秋活了。

王妃说,其实曾丞相也该放心了,凌思秋已经嫁人,他女儿不是太子妃,可行使着太子妃权力,还有何不满呢!

王爷说,名声不好听。

王妃问,难道魏太子继位后,皇后之位也空着?

王爷说,难说,听说魏太子说过还是给她留着。

王妃说,难怪曾丞相不放过她,原来是这样,我还纳闷这次刺客里,怎么还有他的人,还是让魏太子死心。

王爷说,凌思秋的容貌迷倒了四国人,说实话,如果她不是本王的侄女,本王定会留下她为妃。

王妃说,看来王爷也被她迷住了。

王爷,王妃,这些话可有错?是不是你们两人说的原话?

方大人,可听清楚了?你只不过是王爷坐上皇位的棋子,你想要的活着是得不到了。

而且还会抄斩你满门,说你刺杀皇上和太子。”(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