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2 / 2)

“你相信我?”戴维自嘲道,“我可是在阴沟里翻过船的。”

苏敏伸手整了整他西服的驳领,拍拍他的肩道:“我最相信翻过船的人。”

戴维笑问:“知道你刚才那个动作让我想起谁吗?”

苏敏的眼睛霎的暗了一下,她猜得到他在说谁,却只是动了动嘴唇问:“谁?”

“方书齐啊,”戴维笑着回答,难得厚道了一回,没有嘲笑她装腔作势,“你还真从他身上学到不少东西。”

他脸上的表情让苏敏很是意外,去年圣诞离开KEE的时候,他对方书齐还恨的牙痒,此时却不知为什么能够这样轻松的说起这个名字,好像那场纷争从来没发生过似的。

戴维也没想到她会是这样的反应,问她:“你们后来没联系过?”

苏敏摇摇头,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问。她跟方书齐分手了,她也不在KEE工作了,彼此两不相欠,有什么好联系的?

戴维低头拨弄面前的纸杯,沉默了一下才又抬起头,看着苏敏说:“他后来找我谈过一次。”

苏敏心裏突然莫名的难过,她很想知道方书齐都说了什么,以至于能够取得戴维梁的谅解。出了那件事之后,他也曾找过她,两次,所说所做的却把她越推越远。但这些都是她说不出口的,只能假装无所谓的问:“他找你干嘛?”

“这几个月他在巴黎比较多,七月份他回过一次上海,就是那个时候找我谈了。”戴维回答。

七月?苏敏想起她从美国回来的那天晚上,在机场看到他上电视采访,应该就是那段时间吧。

“他都跟你说什么了?”她催戴维快点说下去。

戴维伸手摸了摸脸,皱眉然后苦笑着叹气,“那天我们聊了很久,后来我才意识到他好像连一句对不起都没讲,我就原谅他了。当时是我太主观了,如果换了是我,可能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为什么?”苏敏糊涂了。

“去年年底,KEE除了再融资,其实已经没退路了。那种情况下,即使是更苛刻的条件,也只能接受。”

“不可能!”苏敏叫起来,“我知道那个时候花了不少钱,要开新店,要准备三月份的秀,还刚签了新办公室的租约,但我仔细算过的,我们跟Apple的合同有两年的免息分期付款期,而且,就算销售比预想的差,银行还有几百万商业贷款额度动都没动过,无论如何都没到那个地步啊。”

“两年免息分期其实是Apple给轩雅的group preference(集团优惠),否则就凭我们那几笔小订单,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至于银行批的那几百万额度,也是因为轩雅是我们的guarantor(担保人)。”

戴维梁几句话把她说蒙了,她那个时候的确没想到这其中还有那么多互相制衡的关系,只觉得自己跟Apple要来了这么大一个优惠,就万事大吉了,实在不行还可以拿商业贷款顶一阵。而事实却是,只要轩雅有什么动作,这两根救命稻草就都没戏了。一转念,她又有些恼怒,低头看着面前桌上杯子道:“他为什么当时不跟我说呢?”

“这我就不知道了,”戴维皱皱眉道,“可能就是抹不开面子吧,办公室选址的问题上,你是劝过他的,他没听。其实,这件事根本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我也有份。凯瑟琳王从一开始就把所有标准都定的极高,好像只要我们做的够好够卖力,轩雅就会无条件的掏钱替我们买单。傻子都知道生意场上根本就没有无条件的事情,我们比傻子都不如,就那么顺着她的意思做下去,哪怕有些东西按照KEE当时情况,根本就承担不起。可能是因为我们都没把KEE当作纯粹的生意来看吧,做的是梦,不是生意,但梦总有一天会醒的。”

“他并不是没有别的选择,”苏敏反驳,“门店和办公室的合同都已经签了,没法改了,但三月份那场秀完全可以先停下来,或者在国内做,动用的资金最多只要巴黎的三分之一。”

“那样的话,凯瑟琳肯定会行使她的一票否决权,”戴维提醒她,“而且取消一季发布会影响太大了,要么从来都不做,只要做过一季,拿下一季就一定还要再去,不管是财力还是设计水准,都要足以支持这种连续的发布,只能进不能退。否则,你之前所有的品牌策略、市场营销就都是无用功了。”

苏敏默默地听着,戴维的这一番话也许真的说出了问题的症结,但她并不觉得这些理由真有充分的说服力。如果真是不得已而为之,方书齐为什么要瞒着所有人呢?

戴维继续说下去:“老实说吧,如果那个时候,凯瑟琳策反的人是我,可能现在就是你跟方书齐两个人坐在一起骂我了,我甚至没把握自己能像他那样,为那些被buyout(买断出局)的人争取一笔像样的补偿金。”

苏敏心想,我倒宁愿这样,哪怕到头来他什么都没有。最让她纠结的从来都不是那场股权纷争,而是他们之间到底有没有一点真感情。她离开之后,他来找过她两次,废了那么多口舌,试图说服她不要放弃那份奖学金,但却从没有提起KEE遇到的困境。如果说了,很多事情都会不一样,她不明白为什么他选择沉默,或许还是那句话,他连解释清楚的力气都不愿意花,对她的态度似乎也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