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的,沉重的城门在“吱吱”声中打开了,将近一个连的“蒙古军”,大声吆喝着冲出了城门。
刘云低头对身边的方双问道:“他们出来了,布置完了吗?”
方双将最后一颗手榴弹的引线系在一丛野草上,然后又用枯枝烂叶将手榴弹隐藏好,这才拍拍手上的灰尘,满意地说道:“全部搞完了,可以吸引敌人的火力了。”
刘云看了看埋藏起来的三颗手榴弹,虽然手榴弹设置得很隐秘,但是把手榴弹当地雷使,在威力方面到底还是差了很多,如果这裏埋下三颗大威力的地雷,只要伪军的队形够密集,其威力足可以让冲出来伪军死伤一半!
看来当务之急还是要扩建游击队自己的兵工厂,否则战斗主动权,始终把握在鬼子的手里。
王良发现营长又陷入了沉思,轻轻的碰了一下刘云后,指着三、四百米外的“蒙古军”说道:“营长,他们已经过来了。”
“嗯!走!”刘云微微点了点头,吩咐道:“每隔五十米留下一颗手榴弹,这一路上就够他们受的了!”
“蒙古军”士兵们大声呐喊着,向野外盲目狂奔,同时,还不断的向黑暗中胡乱开火,“噼里啪啦”的打得热闹。
一个“蒙古军”士兵跑得正起劲,突然被脚下的野草绊了一个“狗啃屎”,来不及反应,就“扑通”一声摔得七仰八叉。“蒙古军”士兵骂骂咧咧的站起来,突然看到草丛里冒出一丝丝的白烟,就好奇的扒开草丛去看,于是,一颗冒着烟的手榴弹露出端倪……
“轰”的一声巨响,“蒙古军”士兵来不及叫喊,就被炸得肢体破碎,爆裂的弹片又波及了周围的“蒙古军”士兵,足足七、八个人被瞬间撂倒在地,不分轻伤、重伤都趴在地上哭喊。
带队的日军少尉,被突如其来的爆炸吓了一跳,爆炸的余音还没消去,日本军官连同众“蒙古军”官兵们,几乎全部条件反射般的趴在地上。等到硝烟散去后,日军少尉发现除了身后传来的一片哀号声以外,向四周放眼望去,没有任何“伏兵”趁机围上来。
日军少尉一跃而起,带着恼怒嚎叫一声:“沙咯咯!”
“蒙古军”官兵纷纷站起来,继续跟着日本军官冲锋。
日军少尉跑出了五十多米,身后又传来了一声巨响,不用说,又有人踩到了“地雷”。
因为“蒙古军”队形很密集,所以让并不起眼的手榴弹,产生了巨大的杀伤力!
众“蒙古军”经此两次打击,士气急剧下降,虽然硝烟散去了很久,但大多趴在地上不肯起来,好不容易爬起来了,却又磨磨蹭蹭迈不开步子。
日军少尉带着灰头土脸的狼狈,狂叫着喊道:“散开!统统的散开!”
奈何语言不通,“蒙古军”官兵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就是“无法体会”少尉的意图。
日本军官铁青着脸,抓住离自己最近的一个“蒙古军”士兵,然后不由分说就是“啪啪”正反两记耳光,最后用指挥刀将乱哄哄的冲击队形拔散。
日军少尉觉得差不多了以后,又让几个“蒙古军”士兵挡在自己的前面。
几个担当“人形挡箭牌”的“蒙古军”士兵,脸色顿时就垮了下来,看向日军少尉的眼色开始不善起来。
日军少尉看了看不怎么服气的“蒙古军”士兵,不由得重重“哼”了一声。
难道这些“支那人”就没有为上司献身的精神吗?!哼!如果换成是“大日本帝国”的士兵,他们不但会勇于为上级献出生命、而且也不会一而再的用密集队形冲锋!
日军少尉狠狠地看了看“蒙古军”士兵们,将指挥刀高高地举起来,嚎叫一声:“沙咯咯!”
“蒙古军”官兵们面面相觑之后,又开始不情愿的跟着日军少尉冲锋。
刘云在黑暗中,藉着月色观察众“蒙古军”士兵们,发现人群中似乎只有一个日军军官,稍微想了片刻,笑着对部下说道:“看情况城里的鬼子兵不多,要不然现在追出来的可就不止这么一点人了!”
诸葛同点了点头,小声说道:“鬼子在各个交通要道、稍为大一点的港口码头、县镇都要驻军,以他们那点人口,怎么可能面面俱到?!若是论持久战,日军绝对经不起消耗。”
刘云转头,颇为玩味看着诸葛同。
这个时候,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估计快要出来了……这小个子青年看得还挺远的嘛!莫非也是穿越而来的同道中人……
刘云对着身边的几个人挥挥手,说道:“快走!敌人又开始冲锋了。”又对诸葛同问道:“对于这场战争,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诸葛同将一把野草盖在手榴弹上,站起身很平常的回答道:“只要国民政府能够下定决心用十个打他一个,不计消耗的大打歼灭战,每次只歼灭一个半个师团,或一个半个旅团,以日本的资源和人口来说,拖也能拖死他们。”
刘云的眼神越发复杂。
在历史上,若是南方国民政府的猪头少一些,抗日战争也不会打得这么尴尬了!
刘云感叹了几秒钟,竖起了大拇指,表扬道:“有见地!”又对其他人问道:“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众人一个个看着刘云,都答不出来。
刘云看着众人做思索状,轻轻的摇了摇头,然后亲昵的拍拍诸葛同的肩膀。
刘云现在已经将诸葛同和赵延摆在同等位置了。
虽然游击队里的勇将不少,但是真正能够用脑袋打仗的干部却不多,自己和李远强可以划入其中,赵延和眼前的诸葛同,很显然也能划入范围。至于那个锺天祥,虽然也是知识分子,但是自己身边的几个愤英,又哪里比他差了?!
打小仗看不出智将的厉害,所以例如小马之流就可以大展雄风,但是以后游击队发展了,等到千军万马对垒的时候,脑子好不好用,可就是关键的问题了。
刘云既然看中了诸葛同,自然要不时的培养一番私人感情!
……
一行数人牵着日伪军的鼻子,在野外狂奔的时候,远处隐约出现了几个白点,然后,化作几道细小而雪亮的灯光,抖动着刺破了沉重的夜幕。
数公裡外,三辆日军汽车向着县城狂奔而来。
因为日军驾驶员们过分贪图速度,而错过了兵站,现在终于尝到了熬夜驾驶的苦果。不过话说回来,这一路上地广人稀的,倒也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轰”的一声巨响,又是一个“蒙古军”中彩,连同身边跟着倒下去了四、五个。
日军少尉也吓了一大跳,手榴弹几乎就在身边爆炸。少尉趴在地上犹豫了片刻后,还是咬着牙齿继续带人冲锋。
整个队列又追击了大约五十多米的样子,一颗手榴弹再次“轰”的爆炸了,这次日本军官的右手受了伤,指挥刀也“当”的一声失手掉在地上。
日本军官左手抓着受伤的右手,疼得“哇哇”的尖叫起来。
顿时,众“蒙古军”官兵觉得颇为解气,纷纷停下脚步、别过脸去挤眉弄眼。
一个喜欢拍马屁的“蒙古军”军官,立刻跑上来扶住少尉受伤的右手,另一个“蒙古军”小军官更加离谱,对身边的士兵们大声喊道:“你们几个快点将太君围起来,别让土八路开冷枪把他打死了!”
……
终于,“蒙古军”无法忍受这种突如其来的、接二连三的伤亡,完全不肯前进了。日军少尉也惧怕漆黑的夜幕中,会隐藏着大批敌军,只好带着人缓缓的退下去。
刘云趴在地上,仔细观察了一番“来去如风”的日伪军,对身旁趴着的方双吩咐道:“小方,你带着大家追过去骚扰,别让鬼子和二鬼子就这么顺顺当当的退回去。”
几个愤英听了这话,一个个目瞪口呆。
方双小心翼翼地问道:“营长,你这样决定是不是……他们那么多人,我们会不会……”
刘云微微一笑,没有回答方双,而是转头反问诸葛同,“你认为该怎么办呢?”
诸葛同看了看几个同伴,简单明了的说道:“很简单,如果敌人的指挥官是傻瓜,我们就不能追得太紧,如果敌人的指挥官是聪明人,反而不会有太多的危险!”
刘云赞许的笑了笑,对暂时没有反应过来的方双吩咐道:“有什么疑问,可以问诸葛同,快去吧!我就在这裏等你们,注意安全!”又用手指指潘、康二人说道:“你们就不用去了。”
没多久,五个愤英隐约看到了伪军们的身影。
这个时候,方双的心情骤然澎湃起来,这还是第一次指挥作战呢!心中一紧张,也不管这么远的距离是不是能够打得中,飞快地从腰带上拔出驳壳枪,大喝一声:“给老子打!”
几个同伴闻讯一愣,从以前做同学起,就没有发现方双说过这种粗话。
方双打了一梭子弹后,发现同伴一个个望着自己,顿时大怒,吼叫道:“都傻了?要不要老子将你们的眼珠挖出来?”
几个同伴被吓了一跳,立刻不自觉地纷纷掏枪射击。
熊满开了几枪后这才反应过来,对方双抱怨道:“你个小子是不是吃了炸药?火气怎么这么大呢?没人招你惹你吧?”
诸葛同看到同伴们一边射击一边向前冲,急忙一把拉住方双,说道:“立刻撤退!”
方双等五人弯着腰向后撤不到几秒钟,弓着身子撤退的“蒙古军”们,就纷纷转身开枪报复了。日军少尉一边捂着受伤的手臂,一边恼羞成怒的杀了个回马枪。
虽然众“蒙古军”怕死,但也不得不呐喊着跟上。
“轰”的一声巨响,几个冲得快的“蒙古军”士兵,又被手榴弹炸翻在地。
日军少尉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然后就猛然间停下了脚步……也许这些来历不明的“支那匪军”,正希望自己冲过去呢!否则他们不会这么反覆骚扰、吸引自己!
日军少尉想通了这个“关节”之后,立刻果断地停下了脚步,看着黑暗中的平原,恨恨地骂了一声:“巴嘎!”
一个“蒙古军”军官发现少尉的心情不怎么好,仗着自己会一点日语,点头哈腰的问道:“太君是否要继续冲锋?”话音刚落,就听到“啪”的一声,然后就觉得脸上一阵火辣辣的疼痛。
日军少尉狠狠地扇了“蒙古军”军官一记耳光,然后做了一个撤退的手势。
“蒙古军”军官大怒,却又不敢抬头,只好飞快的退开了。
五个愤英发觉身后的呐喊声突然没有了,又急忙返身向伪军追去。
众“蒙古军”一边憋屈之极的向后还击,一边收敛那些死伤的同伴,然后火急火燎的向后退却,等到城门“吱呀”一声关上后,“蒙古军”们任凭外面的枪声大作,也不再搭理那些不痛不痒的骚扰了。
日军少尉进城后,将伤口草草的包扎了一番,来不及向上司汇报战况,就立刻直奔宪兵队。希望宪兵的狼犬,能找到那些“匪徒”的据点。
虽然城墙外面的枪声,还在隐隐约约的传来,但少尉却冷笑一声,瞪着瞧吧!
城外。
“都回来了?有没有人受伤?”刘云看到胜利回来的队员们关切地问道。
“唉!”方双狠狠的一跺脚,将手里捡来的一支步枪重重的甩在地上,说道:“真扫兴,我连一个人都没有打中。”
几个愤英闻讯也纷纷附和着道:“太远了,怎么可能打得中?”
“打不中是正常的,打中了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