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战神回归(外篇)(1 / 2)

异时空之抗日 六指君 3159 字 2个月前

二月间,林彪奉中共中央的电令,带着惆怅、复杂的心情离开苏联,绕道新疆回到了延安。

中央机关处,看着阔别已久的战友、同僚纷纷围着林彪,这让林彪阴霾的心情又好了不少。从人群的缝隙中,林彪又不易察觉地发现,延安和当初自己离去的时候已经大不同了。此时的延安,生活条件已经变好了很多!

“主席来了!”有人大声喊道。顷刻间人群就像波浪一样,“呼啦”一声自动分开了一条缝,身着灰白色衣服的毛泽东非常兴奋地出现在人群中。

毛泽东大步跨上去,不待林彪有所表示,一把抓住了林彪的手,笑容满面地边走边说道:“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你们林家兄弟可以团圆了!”

毛泽东出乎寻常的亲热举动,不但让跟在一旁的秘书深感诧异,也让旁人羡慕不已,要知道林彪不就是一个师长,这个时候哪怕是朱老总或者其他领导人,从前线或者别的地方回延安,也未得到主席的这种礼遇!

“主席,让您久等了!”林彪低头客气地说道:“其实您不必亲自出来!”

“哈哈哈……”毛泽东爽声笑了起来。

就这样,毛泽东拉着林彪的手,亲热地边走边说,询问一些在莫斯科的琐事。

“张浩同志也来了(张浩是林育英的化名)!”有人突然大声喊道。

“同志们快让开,让他们俩兄弟见见面。”毛泽东立刻急切地对人群一挥手。

人群再次迅速闪开了一条道,一个熟悉的身影,在警衞员的搀扶下,出现在林彪的面前。

“老三,你回来了?”张浩喜不自禁地看着林彪,一时间虚弱的身体也变精神了,脸上也因为激动而有了一些红晕。

哥?!林彪迅速跑上去,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堂兄,眼睛有些红了,心痛地说道:“哥的病好了么?”又对警衞员皱着眉头吩咐道:“现在的天气太冷,以后不要随便出来!”

张浩笑了笑后,接着又满不在乎地对林彪摇摇头,笑着说道:“不碍事、不碍事!在床上躺久了,没有病也会躺出病来……”说着说着,却偶然发现了人群中笑眯眯的毛泽东,立刻有些惊讶地问道:“主席也来了么?”

主席亲自迎接三弟,这是何等的荣耀!

……

下午,林家兄弟回访中央的主要领导,张浩还顺便带林彪参观了延安。

此时,林彪惊奇地发现延内外已经完全变了样,已不是六年前的穷乡僻壤、荒野之地,甚至可以用变得格外陌生来形容!在共产党高举的抗日旗帜号召下,延安已经成为革命的圣地、热血青年向往的地方!各地的大学生,怀着满腔的热情辗转千里来到这裏参加革命!

“老三!”张浩看了看心情已经放松了不少的林彪,笑着问道:“我已经听说了你在莫斯科的事情!”

虽然林彪心中的沉疴已经减轻了许多,但对于这个问题也还是觉得很尴尬的,沉默着没有再作声了,两人就这样一路无语一直到了毛泽东的窑洞前。

“是你们俩兄弟过来了?”毛泽东早就得到了消息,平常根本就不会主动迎接别人的毛泽东,这次又主动地站在窑洞门口,远远地笑着迎接兄弟俩。

主席?!林家兄弟互相对视一眼后,立刻同时加快了脚步。

窑洞内。

毛泽东斯文慢理地从炭火上点燃了一根劣质卷烟,在烟雾升腾之际,对林彪微笑着说道:“现在的延安不同于以前了,现在经常有晚会、歌舞会、交谊舞会举行,我和朱老总也都是那里的常客,你可以去看看、去玩玩嘛!”

“谢谢主席的关心!”林彪依旧提不起什么兴趣,目光却在一张全国战略地图上一瞥而过。

“你的确应该出去活动、活动!”一旁的张浩也有些责怪的意思。

三弟林彪天性好静,不但不好烟酒,还不喜欢社交,更别说答应主席去去跳舞、参加各种聚会,甚至都不愿意进行户外活动!根据一同从莫斯科回来的同志交代,林彪在莫斯科期间,除了读书和冥想以外!就只剩下吃饭和睡觉这两件事情了,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如果说林彪还有一点爱好,那就是没完没了地在房子里踱步、转圈、研究地图。

不过,林彪在莫斯科期间,斯大林对其礼遇有加,除了享受最高的特权生活以外,还经常得以会见苏联的一流战略理论家。这使得林彪在养病的充裕时间,进行了深刻的学习,其自身的军事战略理论有了重要突破和长足进展,已经具备理论与实践兼擅的军事战略家的素质。

“主席……”林彪轻微地摇摇头,后面的话就说不下去了。

毛泽东看了看林彪,很快就明白林彪言语中要表达的意思,这使得窑洞内突然安静了几秒钟。

……

从毛泽东的窑洞内出来后,林家兄弟不时地东拉西扯一些不相干的话。

远处,陕北总部直属警衞团下辖的炮兵连正在进行操练,几个炮兵抬着一门奇怪的小炮拉开了架势,在清晰可闻的口令声中,一个战士从炮口处装上了一枚木制训练弹。

“哥,这是什么?”林彪停下了脚步,指着远处的奇怪“步兵炮”问道:“这炮屁股上的一大块是干什么的?还有,为什么要把炮横着放倒?而且从装填方式来看,这分明就是标准的迫击炮!”

“这是一门加装了后击发装置的迫击跑!”张浩笑着说道,看着林彪疑惑的面孔,又耐心地解释道:“三九年的时候,由‘抗大’的高级学员刘云,在延安兵工厂发明的这种后击发装置!

这种迫击炮既能够当步兵炮使用,还能够拆卸掉后击发装置,当一般的迫击炮使用!”

林彪点点头,从奇怪的后击发迫击炮上收回了目光,转身又对张浩轻声说道:“哥!我不愿意留在后方。”

张浩顿时沉默了,这次中央已经拟定了,由林彪担任党校副校长、参加“整风”运动的决定,现在可不比以前,在军队上高不成低不就地,已经不好安置了!

片刻后,张浩笑着安慰道:“主席说了,现在你的身体还没有完全看康复,还不宜参加前线繁重的工作!同时主席也想看看你。”

看着林彪带着明显失望的脸色,张浩又赶紧笑着转移话题说道:“今天到我的西山窑洞去吧!我们两兄弟都几年没有见面了,晚上咱俩秉烛夜谈。”

林彪点点头,在西山窑洞吃完晚饭后,本来是打算出来散步,但却又鬼使神差地骑马赶到了总参谋部。

灯火通明的总参部内,匆忙忙碌的参谋进进出出。

林彪不声不响地进入总参部后,发现总参部长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份标有“绝密”的电报。林彪看了看四周,拿起那份《关于建立各根据地统一情报侦查网络的试行办法》翻了翻,随即肩膀靠着墙壁悄悄地看了起来。

该《试行办法》将情报的传递,分成情报总站——总分站——情报站的三级情报组织,其中由各个大军区负责情报总站,而总参则直接负责大军区呈递上来的最重要的情报。

几分钟后,林彪放下了《试行办法》,对总参谋部部长低声问道:“实施这项试行办法,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这是前段时间,在绥远分区情报分析室的建议下成立的!”总参谋部长在百忙中回头看了一眼那份《试行办法》,又对一旁的参谋命令道:“立刻给‘集总’发紧急电报!根据种种情报、迹象显示,日军从周边及其边远地区以大队为单位地抽调兵力,集结了最少两个日军旅团和四个以上的伪军师,以及若干炮兵的绝对优势兵力,即将对整个冀南展开疯狂的大‘扫荡’,要求冀南做好坚壁清野、反‘扫荡’的准备……”

林彪稍微有些愕然,日军这种战略级别的情报居然也能搞到手?!愣了片刻后,林彪又轻微摇摇头,总参能够对日军的调动了如指掌,恐怕这份《试行办法》的价值可以抵得上一个精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