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一次接触(1 / 2)

异时空之抗日 六指君 3324 字 2个月前

陈纳德给史迪威写了一份精心编制的报告。

全文如下:“……必须得到一百架新式的P-51战斗机和30架B-25轰炸机。以便完成歼灭中国战区范围内的全部日本空军、破坏日军在华军事及辅助设施、破坏日本在华及沿海运输线、摧毁日空军在华所有集结地、直接打击日本后方兵站和生产设施……”

但是,史迪威对这项计划毫无兴趣,因为空军主力,必须用来保衞印缅战场!

几天后,史迪威答覆陈纳德,“……特遣队的任务是保护印度至昆明的驼峰航线,只有完成这个任务才允许进行其他战斗。……”

这个答覆令陈纳德与幕后老板蒋介石都气愤不已。史迪威和蒋介石的矛盾激化!

※※※

延安。

美国在华的战略服务局,派出的军事观察组顺利到达。因为“百团第二”以及绥远大捷的关系,使得美国人整整提前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与共产党进行实质上的接触!

在这种困难的时期、急需被外界了解中共方面,给予了美国驻华军事观察组极大的重视,并且派出了军委秘书长杨尚昆为代表的高规格招待组(曾经担任北方局书记)。

安杜鲁依旧是那样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左看看、又瞧瞧,享受着当初没有在绥远享受到的高级礼遇。

“上校,听说您这次差点就无法到达?”杨尚昆笑着说道。

“是这样的!”安杜鲁耸了耸肩膀,用流利的中国话回答道:“国民党战区的大兵太凶、而且当官的又喜欢推脱责任!”

在离开的国民党防线的时候,美国军官一行十余人,大约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没有军队保护。如果这个时候突然冒出一支土匪武装,恐怕安杜鲁等人就完了!

“冒昧地问一声,您来我们延安,是不是得到了贵国政府的授权?”杨尚昆突然提出了这个关键性的问题。

“噢!让您失望了!”安杜鲁抱歉地笑了笑,说道:“美利坚暂时还没有和延安打交道的意思,我这次来是代表美国陆军,前来考察延安在中国抗战局面中份量!”

杨尚昆顿时涌上一阵失望的表情,难怪这支美国军事观察组是秘而不宣地北上!

安杜鲁没有看到杨尚昆一闪而逝的失望表情,而是继续看着观察着周围。

根据后方报纸和电台等媒体的宣传,延安是一个荒凉的不毛之地,这裏缺少吃穿、没有娱乐,是一个即将崩溃的地方武装政党!

……

“我们党主席号召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样成片被军队开垦出来的农田,在延安有很多,基本上保证了军队和机关的所需!”一旁的杨尚昆看了看满脸好奇的安杜鲁,又笑着指着远处另一边的一片庄稼,继续说道:“这是我们机关干部自己开垦的菜园!”

“这裏和绥远一样!”安杜鲁摇晃着脑袋,又略带遗憾地说道:“不过,绥远的八路军还是保持了正常的训练,他们的农活主要用农垦大队来进行!”

杨尚昆沉默了,绥远最先进行土化肥种植作物,所以他们能够收获足够多的粮食,养活庞大的机关和部队!

片刻后,杨尚昆又礼貌地问道:“尊敬的安杜鲁上校,你们军方赋予了你此行的目的,能否提前透露一二?这样我方也好早做安排!”

对于这一帮偷偷摸摸过来的美国军方客人,因为事出突然的关系,中共最高领导层暂时还没有猜到他们此行的目的,自然也就没办法进行,投其所好得地进行相关的接待!

“噢!”安杜鲁松了耸肩帮,耍了一个无赖,“中国是美国的盟国,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美国的战略伙伴,实际上我们代表美国军方前来延安考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

就在延安中央和中共驻重庆办事处,对安杜鲁此行的目的,有些焦急的时候,总参政治部有干部指出,安杜鲁曾经在绥远停留过一段时间,从他在后方的言行来看,他对绥远的个人看法很不错,而且还和绥远军分区司令员的私人关系也很好,也许能够通过绥远分区司令员来了解一些情况,进而判断出安杜鲁来延安的真正目的。

毛泽东窑洞。

“主席!”秘书拿着一份电报急匆匆地进来了,满脸喜悦地说道:“好消息,绥远情报分析室送来了答覆!”

毛泽东深深地吸了一口土烟,伸手接过了电报。

电报全文如下:“此次美国军方之所以暗地里派出军事观察组北上,实际上是盟军中国战区统帅部之间的矛盾!其中还包括美国政府、军队中意见不统一的结果!

众所周知,史迪威和重庆国民党之间一直矛盾重重,并且浮出水面,所以蒋介石一直很想使用亲国民政府的陈纳德,替换中国战区参谋长兼该区的美军司令史迪威!

……

安杜鲁此次来延安,其主要的目的,不外是以下三点:

其一,从军事观点上考察共产党军队在战时、战后的潜在力量;

其二,我党对国民党的关系和所持的态度,以及我党与国民党、美国三方之间,能够合作的程度,以及可以采取的形式;

其三,我党与苏联之间的关系!

第三点格外重要,因为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关系,美国军方不希望被美国政府责难,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符合美国利益的时候,美国军方才会有限度的远离国民党!

……

美国在远东的利益,因为美国国内政治气候和形态意识的关系,在短期内不可能和我党走得太近。而且,他们也害怕中共方面的实力有限,无法在敌后战场有更大、更好的表现!从长期来看,美国也会竭力避免帮助苏联培养出一个强大的助手。

……

在苏联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以后,指望苏联的军事援助已经不可能!得到美援成为我党发展壮大的唯一途径!

为了扩大我党的外交途径、解决我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孤立状态,应该秘密成立一个对外统战部,除了拓展渠道获取国际形势上的情报以外,还应该竭力得到外国在华官员的详细资料、政治态度,直至建立国外驻华官员的个人情报档案。

……

我党的外交政策,实行坐、等、靠是行不通的,必要的时候应该考虑抛开国民党政府!

建议中央主动与友好国家进行秘密接触,团结对我党有好感盟国官员、分化队我党有成见的外国社团(历史上,周恩来以巨大的人格魅力,博取了外国官员的极大好感!周恩来在大后方的外交作用和政治才能,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

电报不是很长。

毛泽东的目光久久地凝视在“苏联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后,指望苏联的军事援助已经不可能!得到美援成为我党发展壮大的唯一途径”这一段话上,良久才放下电报,对秘书吩咐道:“把这份电报给招待组送去,让他们根据电报所讲叙的情况安排!另外再把这份电报原文转发重庆,关于成立对外统战部门,先征询恩来的意见。”

秘书点点头,正要离去,毛泽东又在身后吩咐道:“对他们进行最好的生活招待!

准许他们参观边区的政府、下到群众中去;

准许他们参观所有关于工农生产、市场物价和贸易、单位行政、学校教育、衞生保健等边区政府的施政计划;

准许他们进入‘日本工农学校(全部由日本共产党员和战俘所组成)’参观、以及和日本俘虏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情况;

准许他们参观人民代表机构、以及让他们和无党派人士进行交流……”

毛泽东想了想,看了看正在飞快做记录的秘书,最后补充道:“安排一次实战演练,让他们赴黄河以东观察抗战的前线军队!”

安杜鲁等人在延安“闲逛”了几天,随后又乘坐汽车,一溜烟地进入了晋绥军区第八分区,现场观摩了一次拔除日寇据点的“实战现场表演”。

据说,为了进行这一次攻坚战,八路军派出了强大的武力,对据点群四周进行了封锁,拦截可能会出现的援兵;

八路军在距离该据点大约两公里远的山头上,安置了绝对安全的观摩阵地。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美国军事观察组的成员,在八路军战士的严密护衞下,坐着小板凳、拿着望远镜,观看八路军拔日寇据点的战斗。

首先,八路军尖兵通过坑道作业,将能够平射的迫击炮近距离背到日军炮楼前,在日军密集的机枪扫射下,逐一摧毁了主炮楼前的地堡群。

两个小时后,八路军一枚步兵炮炮弹击中了炮楼的顶部、紧接着第二枚炮弹击中了炮楼的底部。仅仅只用了两发炮弹,日军的主炮楼就在急剧腾起灰尘中,“哗啦”一声垮掉了。

八路军的大批指战员从坑道内一跃而起,高喊着口号冲向残破的碉堡,和日军在废墟内进行最后的、激烈的白刃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