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带着黛玉从角门出去,殿后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隐于山坳树丛之间,假山处有一亭,白玉为栏,取名“翼然亭”。

拾阶而上,黛玉轻笑着道:“看来此亭是取自欧阳公的《醉翁亭记》里的‘有亭翼然’。”探春笑道:“比不得大观园里的‘沁芳’二字。”

想起宝玉跟自己说过题匾额时的情景,黛玉薄薄的嘴角不由扬起一丝微笑。

坐了下来,大有登高望远的意味,探春俯视着假山石径,翠潭幽树,幽幽的道:“转眼重阳节已过去十多天了,还记得那天和宝姐姐、云妹妹、四妹妹一起登高赏菊,大家还惋惜你这菊花诗仙不在,要不又会有多少好诗呢。‘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年少的是你,以后或许是我常常念叨的一句诗了。”

想起不久后探春的远嫁,宝玉的离京,黛玉也不由叹了口气,低低的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强然一笑,探春道:“林姐姐,你叹的什么气,你如今念的应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次听老太太说,恐怕二哥哥的亲事已经和娘娘说了,就等着娘娘下旨了,有老太太做主,你还担心什么。”

黛玉羞涩的嗔道:“你这个三丫头,真不成话,我和你好好说话,你这是扯到那里了,你再这样,我就不和你说了,我要回去了。”

探春忙道:“好了,林姐姐,我不说了,在宫里难得可以这样轻松随意,和你在一起说说话,我好像觉得又回到了大观园。”

顿了一下,探春道:“那次听老爷说,好像要等工部的讯息,估计得过了初一吧。”暗暗松了口气,黛玉清灵的脸上不由自主的浮上一丝轻松,低低的道:“阿弥陀佛,还来得及。”

看着黛玉,探春忍不住笑道:“林姐姐几时也信起佛来。”黛玉甩了甩帕子,低声道:“都要做王妃了,还是这样。”

两人又说了几句,便缓缓地走下亭子,侍书和紫鹃在后面远远的跟着,探春一一指点着走过的景色,道:“林姐姐,往后是冷宫……”探春的话还没说完,却听得不远处有人喊着:“来人呐,有人落水了。”

相视一望,黛玉道:“三妹妹,这是哪边的声音。”探春道:“估计是那边的,林姐姐,我们过去看看。”

黛玉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看看我们能不能帮上忙。”唤着紫鹃和侍书,四人循着声音疾步走去。

转过一道篱笆屏障,但见眼前一片碧潭,不远处,一个不大的小宫女吓得蹲坐在地上,只会大声的喊着,潭里,一道道水纹缓缓溢出。

对视一眼,黛玉和探春同声道:“紫鹃(侍书)快去找根长杆。”走到小宫女身旁,探春刚要问,却听左边传来了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黛玉和探春还没看清,就见一个身影跃入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