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六点左右。
匆匆忙忙用过晚餐,感谢完迈里斯大师的慷慨,托德带着从授课堂拿来的几张白纸、一套尺具、几根炭笔和半根蜡烛,一头埋进了自己的房间,开始了自己前世最擅长的工作。
化学实验的设计和实际工业的应用。
下午通过观察银矿提炼的废渣,并向工匠艾登进行了求证,托德对接下来的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腹案。
‘北石矿场’开采并冶鍊银矿石,虽然使用了‘灰吹炼银法’,但由于皇家工匠们对矿物元素和化学反应的认识仍停留在初级阶段,矿石中的银子只提炼出大约60%到70%,仍有30%左右的银损耗在了废渣之中,被当做垃圾送给了圣西德洛修道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损耗。
主要是因为银矿石中存在着一些杂质,例如铋、碲还有氧化铅。
由于这些杂质,与金和银的亲和力很大,不易被氧化沉淀和附着回收,在灰吹过程中能够一直与银共聚于铅液中,从而降低了银的回收率。
中世界的冶鍊,由于缺乏对金属提炼的认识,常常在第一阶段灰吹结束后,就停止了作业。托德要做的就是,进行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延长作业,进一步提取银,降低杂质引起的损耗。
原理大概就是这样。关键是如何依靠手头现有的设备和材料,进行银矿废渣的二次和三次再提炼。
拼命回想硕博连读时的选修课内容,托德努力将已知的信息尽可能详尽的记在纸上。
想要提炼废渣中残留的白银,19世纪早期的电炉灰吹法那是别想了,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轮盘式灰吹法也根本做不到,甚至16世纪中期的高筒灰吹炉在如今的条件下,都很难实现。
比较一番,只有13世纪末14世纪初的早期覆包式灰吹炉勉强能够再现。
一边回忆着脑海中炉体的形状,一边用炭笔和尺具在白纸上描绘着提炼的步骤和器具的改良。
沉溺于科研工作的托德很快忘记了时间的经过。
最后,还是燃到尽头的蜡烛,提醒了他作息的时间。
看着黑暗中只完工一半的图纸,托德郁闷的扶住额头,这种工作做到一半却被迫停止的感觉,最让他无法忍受。
穿透过头顶的砖瓦,他看着当空高挂的明月,叹了口气,无奈之下只能爬上床选择睡眠。
第二天清晨。
知更人的腰锺成为他最不想听到的声音。
但他也清楚的知道,如果耽误早课,不仅会引起他人不必要的猜疑,甚至会让自己无法继续留在这裏。
强撑起精神,穿上僧侣服,揉了揉酸胀的眼睛,托德将桌上的图纸小心折叠起来,塞入床板下方。虽然图纸上的标注使用了中文,化学元素及方程式相信也没人见过,但这种东西还是谨慎一些好。
躲在角落、打着哈欠、跟着众人念完了早课,托德又要赶往迈里斯大师那儿去学习新的课程。
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对他来说还能接受,音乐和天文学才是真的要了他的老命。
音乐相对好一些,一来他不会,二来他也不感兴趣,上课也就是敷衍过关。
天文学才是最大的麻烦。
让一个接受了现代文明洗礼过的灵魂,去接纳教会天文学的教育,更何况还是一个科研出身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