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王妃守城(1 / 2)

永乐记 萧红杏 2223 字 2022-12-2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因某些原因,今天突然出现大量用户无法打开网页访问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首字母+org点com,)找到回家的路!

此时真定已攻破,燕军在进攻中逐渐壮大。已由初出北平召集的老部下聚集的几万人发展到十几万人马。军情传递得极为迅速。李景隆直接出兵河间,围攻永平,永平背靠山海关,李景隆此举是想断掉燕军北方后援。

无论李景隆在朱棣的眼中是多么的无能,但他毕竟有五十万军队。朱棣可以瞧不起李景隆,但不能瞧不起那些士兵。在短暂的高兴后,他又陷入了沉思。以自己目前的兵力如要硬拚,胜算并不大,而对方的后勤补给能力要远远胜过自己,拚消耗也并不是理想的方法。只有积聚力量给对方一个致命的打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可是目前能够召集的有战斗力的士兵就这么多了,还有什么力量可以借助呢?只有那个人了,只能借助他的力量才能确保获得胜利,没有其他办法!

朱棣把防守北平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王妃徐氏,道衍和尚一旁协助,并郑重地告诉她:“本王把城池交给你,你一定要守住,待我大军归来之日即是全胜之时!”

为了引诱南军深入,自己亲率大军去援救被辽东军进攻的永平,并告诫徐王妃说道:“李景隆来,只宜坚守,不能出战。”话闭,命小将撤去了卢沟桥的守兵。

徐王妃还是第一次看到燕王用如此严肃的语气和自己说话,他隐约的感到,一场严峻的考验即将到来。

朱棣这一招果然灵验,李景隆听说朱棣率军赴援永平,就率师于十月直趋北平城下。经过芦沟桥时见无守兵,禁不住欢喜,说道:“不守此桥,我看朱棣是无能为力了。”

李景隆猛烈攻城,而城中兵力缺乏,徐氏,徐妙华便激励将校、士兵、百姓的妻子,发给她们铠甲,让她们都登城拒守。这时王妃在北平城内严密部署,拼死守卫。才三日,徐王妃有度日如年的感觉。九月秋风乍起,天上朗月如钩,照着营地一片寂静。她站立在星空下南望,心中牵挂着燕王和燕国百姓。

马车滚滚离城高耸的城墙越来越近,徐仪华,她紫衣银甲,腰系一条金兽面束带,前后两面青铜护心镜。城门之上,长枪手、刀盾手、弓弩手,各按队伍,盔甲鲜明,刀枪锃亮,雄纠纠,气昂昂。外头响起马嘶声,兵器碰撞声和吆喝声,耳听队伍士卫们有序而沉稳的马蹄声,且并不闻惨叫声,徐仪华再度勾了勾唇,不同的是,此次她的笑容分外自得。

城楼上,徐仪华眼见李景隆的车队腾起漫天的尘土卷到了城楼前,双拳微握,冲身旁小将瞧了一眼,小将接令,当下面露兴奋,将手中的令棋重重一挥。一时间箭雨如蝗,遮天蔽日,城楼上兵勇们架起巨弩来,每架弩机上都装着四直拇指粗细的火箭,伴着一声令下,火箭破空而出,带起一道道火光,直扑下头尘土飞扬之处。

徐妙华开启守城器械,自然不是能将李景隆的军队灭个干净,不过是要给中他一个下马威,故此便只安排了这两轮射击,城楼上的兵勇们皆瞪大了眼睛,竖直了耳朵,等着瞧李景隆军队的残相,惨叫。等着瞧他们惊慌失措,受伤哭喊,洋相百出。

如蝗的箭雨落下,只听到箭雨射到坚硬之物上的碰撞上,乌云遮月的城楼下,尘土飞扬中有寒光流动,李景隆的队伍中侍卫们手中高抬着的盾,他们挥舞着击飞如芒箭雨的刀!马嘶声交杂而起,有惨叫声,有哭喊声。

李景隆则号令不严,指挥失当,几次攻城,皆被击退。而后李景隆又命南军都督瞿能曾率千余精骑,杀入张掖门,但后援不至,只好停止进攻。徐王妃禁闭城门严防死守,再则妙计。

“王妃,接下来该如何?”站在徐仪华身边的小将瞪着眼睛,不由惊问出声。

徐仪华的脸上已没有了平日那优温润的笑容,双手撑在城楼上,骨节微突,绝美清逸的面上带着平日少见的锐利和薄怒,只沉声道:“好!甚好!此人有勇无谋,如此倒是能拖到王爷归来。”

李景隆极其贪功,又要瞿能等待大部队一起进攻,却错过了时机。燕军则因此得到喘息,北方气候入九月气候冰冷凉的快,天冷结冰,待到次日,南军也无法攀城进攻了。李景隆的军队攀岩之际,谁知就在此时,那辆停在城楼下的马车,车顶突然弹出一排弩箭来,瞬间对准城楼,便是一阵的箭雨齐发。那速度,那强度,只比城城墙上装置的箭弩强劲,而毫无逊色的可能。待惊过神时,登时不少人只能眼睁睁瞧着那流光逼近,有人已然尖叫出声,失去了抬剑格挡的能力。李景隆措手不及,望城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