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桢等几人的y-i'r0ng在进那片护着基地的林子是就简单卸去了,只是没用水洗过,脸上还有些油彩之类的东西,走了这一段甬道后有点闷热,脸上更是有点难受,但是这时候他们谁都没心思去洗脸,因为所有人都已按捺不住想要一窥这艘船的全貌了。来到近处才发现刚才还是小看了这船,站在这个巨大无比的怪物前,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分外的渺小,徐子桢和赵榛带头从船尾处的一架长梯攀登而上,正式踏足这艘巨船,徐子桢深吸了一口气,只觉胸中一股激昂之情油然升起。船上各处都有人在忙碌着,有木匠,有铁匠,徐子桢派来的理工系学生也在其中,他们每个人神情都十分专注,象是在联手打造一个绝世精品,徐子桢等一行人的到来并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甚至许多人连头都没抬一下。忽然有人笑吟吟地走了过来,他身上穿着件脏兮兮的短褂,腰间挂着个袋子,袋子是各种工具,徐子桢也笑了,大步走去,叫道:“舅舅!”这个看着象是工匠的汉子正是云尚岚的舅舅,前三绝堂高手杜晋,徐子桢发现他比去年来这里之前瘦了不少,白头发也多了小半圈,但是精神却似乎不错,眼中神采奕奕。杜晋将手里一把小凿子放回袋子,随意在身上擦了擦手,笑道:“我估摸着你也该来了,这些日子赶着工呢,瞧瞧,还满意么?”“满意,太满意了,简直超出了我的预计。”徐子桢的夸奖是完全真诚的,因为他当初只是画了个图纸给杜晋,标明了各部位的大致情况而已,尺寸什么的完全都是杜晋和郝东来商议下决定的。徐子桢忽然站定,深深地行了一礼,正色道:“舅舅,谢谢您,您辛苦了!”杜晋微微一愣,随即莞尔,用手指点了点他:“你小子……来,我带你整个儿的看看。”“哎,好!”杜晋与徐子桢赵榛并肩走在最前,孟度与高璞君等人紧随其后,认真仔细地听杜晋解说着。“这船已差不多完工了,只剩些细碎活儿还需收尾,船体总长四十一丈,宽十九丈,船舱共三层,可容千人。”杜晋象个老工程师一样,从怀里掏出一张已快翻烂的图纸,边走边说着。“船舷两侧各有主炮九架,船头尾各三架,无风时射程约五里,想来若是海战也足够对付一个整编船队了。”徐子桢连连点头,深以为然,因为他知道,北宋时期其实对水军并不重视,大部分都部署在南方,而且只是用以维持各地治安,真正边防海军主要是京东路的登州水军,那是在山东半岛的尖头处,和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主要攻击武器无非只是g0ng'n-u戈矛,最多配备些火箭而已。而且自从辽国衰败金人崛起,占了大宋半壁江山后,连登州都也没了,哪还提什么水军?杜晋说的是按大宋水军编制算,而象这艘船上这么二十多架炮,其实打个满编的登州水军都富裕了。杜晋走到船边,将一块大大的油布扯开,顿时露出一根黑沉沉泛着森冷寒光的粗大炮体,众人望着那几乎和脑袋般大小的炮口,无不倒吸了一口冷气,愈发确信了杜晋所说的一切。徐子桢越看越激动,因为这些炮显然比他当初造出来的炮更要高级,光是手摸着炮管,就能感觉到淬火技术又提升了,显然为了锻造这些炮来配这样的船,杜晋和汤伦没少费脑细胞。而赵榛孟度等人则不明就里,还以为这依然都是徐子桢的手段,于是看向他的目光也都带着敬畏和古怪,杜晋看在眼里也不说破,只暗暗笑了笑,反正徐子桢是他外甥女婿,这功劳算谁的都一样。杜晋带着他们转了一圈,并没有全部细细解说,徐子桢他们也都明白,既然只是“差不多完工”,那么必然还有不少东西没安装,就说炮火,杜晋已经说了这二十多门是主炮,明显还有各种型号的其他炮。那个三层的船舱也花足了心思,近看时简直就象一个城楼,威武雄壮,站在最高处眺目远望,再配上徐子桢的望远镜,高璞君甚至怀疑他们能从渤海湾直看到金国都城去。从船舱中下来时高璞君忽然注意到了一件事,在船舱的后部还有另一间舱,只有一层半那么高,舱外四处有窗,却都紧闭着。高璞君问道:“这是何处?”杜晋的眼中忽然闪过一抹得意之色,笑答道:“此处叫做锅炉房。”饶是高璞君号称才女,也没听懂这是什么,她刚要追问,徐子桢却打岔道:“你管他什么用处,先看看其他的再说,这么大个船按你这速度不得看到半夜去?”高璞君忿忿地瞪了他一眼,却不再追问,杜晋好笑地看了徐子桢一眼,似乎看出了什么,也没再解释下去。徐子桢暗叫一声好险,双凤游龙的赌还得靠这玩意,现在可不能曝光。众人接着又参观了前舱和甲板处,高璞君很认真地看着,她愕然发现这船共有九桅十三帆,比之寻常大宋水军所用战船多了三分,她瞥了一眼徐子桢,暗自鄙夷,这船的风力是足够海航了,可是帆越多需要的人手就越多,三十人就能开动?骗鬼去吧!半个时辰后,整艘船体全都参观完毕,其他人倒也罢了,但高璞君这样的专业人士已是看得心情激荡不已,这样的船若是多几艘……不,只要再多两艘,就已能称霸四海了,只是她还是有不少地方没明白,比如船上那个什么锅炉房,还有,船尾为什么空了一大块,似乎还有什么大件物事没装似的。回到地面,赵榛和孟度又是大大赞了一遍这船,徐子桢也不客气,照单全收,就象这船是他一个人造的一样。高璞君微簇着娥眉,略有些担忧地道:“这船虽能载千人,但千人去攻金人都城,似乎……”杜晋笑道:“非也非也,不是千人,乃是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