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十二颗宝石(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不过,我佛如来,也曾这样说过:‘罪性本空,不着体相,罪从心起,还从心灭。’因此,造了罪恶的人,如能发出猛烈的忏悔心,也能收到移因换果的后果的。”

以上便是这天宣讲的大意。

当天,这位性空法师,他在阐明理论之外,又例举了几件正确可信的事实,以指证所说的不虚。他的声容,既是非常恳挚;他的口才,又是十分流畅。他使两旁的听众们,像坐在说书台边听讲传奇那样听出了神。因此,这天的演讲,不但平时对于佛门已有信仰的人,都相顾动容,就连一向并不深信者,也都油然生出了信仰心。

在男居士的坐席中,有一位特殊的宾客,特别地,有一个会中的成员专诚招待着。但看这招待员的脸色,那样的殷勤,可以反映出,这位来宾身份的崇高。

这是一位气概华贵的员外,蓝色的罗料大领袍,加上了黑半臂。估计年龄,约在五十以上。此人长着一张甲字形的脸,粗粗的眉毛,高高的颧骨,一双细小而带锋棱的眼,眼角密布许多鱼尾纹。神情上,具有一种工于心计的特征。他在举手之际,左手的手指,时时蜷屈成一种拈惯玉把架的姿势。因之,无名指上一枚光芒四射的大翡翠戒指,常使那些清苦的佛门徒,受到感观上的刺激。

这位阔员外,他是这大金陵城中的一位有名的“八面玲珑之人”。在生意圈内,占有相当的地位。最近,他在囤积民食的伟大事业上,有过几次惊人的表见。因此,凡属久住金陵的人,提起王熙德三个字,大都是不胜钦仰的。

最近一二月来,这位“八面玲珑之人”,大概因为事业上的贤劳,精神上,似乎发生了一种不很健康的现象。有钱人的贵体,和贫苦者是绝对不同的:打了三个以上的喷嚏,就有烦劳郎中的必要。据郎中诊断:说他是操心过度所致,需要良好的休养,倘不休养,恐有酿成忧劳成疾的可能。所谓的忧劳成疾,于一个有身价的人,确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于是,他不得不放下一切,暂时接受了郎中的建议。

休养期内,他在朋友们的闲谈中,听到了这讲经会的事。这一天,偶然高兴,来到这佛门里,作了一度首次的随喜。他对佛门,原无何种认识。初意只想借此放松一下神经。不料他在听讲以后,竟受到了很大的感动;尤其是那法师所说的某几句话,竟像螺旋钉一样,深深旋进了他的脑门,使他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

以上所叙述的事,粗看,似乎很细微。可是,就因为这样一个细微的因由,却使以后那件诙诡离奇的故事,轻轻展开了无形的序幕;而这故事的神秘性,简直可以说是完全超乎人的理智能力所能想象的范围以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