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长史换了官服匆匆的下了石阶,见那内侍只有三十出头,极为年轻,身上穿着一品总管太监的紫袍。护着他前来的是千牛卫和羽林军组成的队伍。还有两名女官陪着位宫里的嬷嬷。那内侍颧骨高耸,看面相就是个不好相与的,心头突突直跳,赔着笑脸作揖:“迎接来迟。望公公恕罪。”
“前头带路吧!”内侍也没个笑脸,迈上了台阶。
长史躬着身落后一步台阶陪着:“下官王府长史,公公怎么称呼?”
“刘公公乃是宣德殿总领太监!”旁边一个小内侍抢着答道。
长史心跳得更急,赔笑道:“原是皇上身边的,失敬失敬。胡公公年迈荣养去了吗?”
刘公公睨了他一眼,笑了起来:“胡公公眼瞅着该荣养了,偏偏犯了错,杖责死了。”
笑声在黄昏寂静的时光中又尖又利,长史的心顿时摔落进背阴的山林,刮起了凉凉的秋风。
不敢再问,引着刘公公踏上一百零八级石阶,到了正殿。
殿外青石铺整的广场上早摆好了香案锦垫。滕王领着王府属官幕僚早侯着了。
寒喧两句后,刘公公喊了一声滕王接旨。众人就跪了听旨。
旨意却是平平,大意是平定西突厥,皇帝高兴,赏赐所有宗亲一车绢帛。勉励大家以后继续努力工作之类。
长史擦了把冷汗,放下心来。
请刘公公入殿赴宴。安排随行去歇息。
滕王的目光在刘公公的紫色官袍上停了一会儿,温文尔雅,话并不多。上的酒菜名贵,保持了一贯奢侈闲散的形象。
宫里来人能进殿赴宴的毕竟是少数。王府属官们轮流一番敬酒奉承。又有乐伎歌舞相伴,气氛倒也热闹。
长史寻了个机会悄悄告诉滕王,胡公公已受杖责而死。滕王沉默了下。胡公公是因他而死。他举杯一饮而尽。
刘公公似笑非笑的看着滕王,举起杯来:“王爷,咱家借花献佛,敬你一杯。”
他的笑容与眼神无一不透着得意。
是这个人顶替了胡公公的位置。胡公公的死和他有多少关系?滕王眼神微寒,酒杯就放下了。
“王爷是宗亲,瞧不起咱们这些身体残缺的奴婢也是应该的。”刘公公尖锐的声音让殿内一静。
长史和忠于滕王的人赶紧围着刘公公奉承起来。
滕王的目光扫过宴席上两名身姿如松的属官,懒得再应酬下去,便要借醉酒遁离。
“王爷,听说王爷宫苑依山而建,景致异常美丽。半山更有道百丈瀑布,建得一座闻道台。今夜有明月。月下观瀑,品茗论道极雅。咱家临行前,皇后娘娘特意叮嘱咱家要去观上一观。”
武氏!滕王一拂袍袖:“备轿,上闻道台。”
几乘小轿沿着蜿蜒的青石路行去。长史跟随在滕王轿前,焦急的禀道:“王爷,宫里来的女官和嬷嬷本是请三位侧妃娘娘作陪。方才岑娘娘传信来,说皇后娘娘下旨赐了她一壶酒。娘娘不敢喝,正拖延着时间。”
她要岑六娘喝什么酒?为何单给岑六娘?滕王皱紧了眉。宫里来人来的突然。胡公公没了的消息竟然没传出来。
“去那边说一声。方便的话让他们今晚就走。”滕王吩咐了声。
长史低下头,想起艳美的岑侧妃,心生恻隐。他慢慢落在人后,转身招了顶轿子一阵飞奔。
转过一处弯道,只见前方一道瀑布在月光下白练般悬在山壁上。水汽蒸腾,落潭无声,一股暖意袭来。因是温泉,两侧青草绿树似比别处更茂盛,崖边铺满了黄色的野菊。潭上一方石台,无栏无亭,清亮如璧。石台上点着几盏宫灯,安放着两只蒲团,一方案几。
“退下吧。人多如何闻道?”刘公公吩咐前来保护他的千牛卫和羽林军。
滕王挥了挥手。一众下属也退了下去。再挥手,众人已转过了山道,看不见两人。
他择一蒲团落了座。刘公公坐在了他对面。
“皇后娘娘有话对本王说?”滕王淡淡的问道。
水汽扑上石台,月光与灯光顿时变得朦胧,他的脸隐在雾气中看不清是喜是悲,那双幽深的眼眸显得越发明亮。
刘公公默默的从袖子里拿出一只邢窑瓷瓶搁在案几上,伏地朝滕王磕了个头:“奴婢本该死在浣衣局。是皇后娘娘一手提携。娘娘已到了紧要关头,求王爷相助。”
“送去给岑侧妃的也是这样的酒吗?”滕王看着那个三寸小瓶轻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