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面圣(1 / 2)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1583 字 5个月前

或许是没有彻底融入身为大宋子民的身份,楚质对于所谓的皇恩浩荡没有丝毫的感受,自然也不会像几人一样热血沸腾,大有皇帝一声令下,立即以死心全忠义的意思,不过既然众人都表态了,楚质也不好脱离群众,也装腔作势的热血一把。

就在几人在憧憬日后幸福生活之际,崇政殿内传胪之声渐息,唱名赐第仪式结束,不须礼官提醒,殿外的新科进士们纷纷分列站好,齐齐鞠躬施礼答谢皇恩,传胪仪式进行到此处,还不算完结。

名士尹洙曾说:“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也不可及也。”如果就单单一个唱名仪式,怎么可能有这样大的荣耀,要知道如果说十年寒窗是付出的话,那么进士登第之后,无论是从精神还是物质,两方面便都进入了回报期,甚至是超值的回报。

授予官职是那定然的,暂且不提,在宋代及第进士都是天子门生,故首先得到的恩例便来自皇帝,不外乎精神鼓励和物质奖赏两途,而这些在前代是没有的,可谓创制,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八日,宴新第进士吕蒙正等于开宝寺,仍赐御诗二首以宠之。

当然赐诗不是并非皇帝附庸风雅,而是革唐代座主门生之弊的收恩措施之一,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只不过只赐予状元一人,似乎不能达到收恩众人的目的,于在后来的殿试中,在传胪之后凡是新及第的进士都赐御制箴一首,以示一视同仁,自此优宠施恩的形式趋于多样化,即不全是赐诗,或赐箴,或赐儒家典籍等,不管是赐什么,目的都非常明确,就是希望进士们记得自己是天子门生,要时刻忠于天子。

或者是考虑到总是赐些诗箴书籍,赐多了也不显得皇恩浩荡,皇帝赐及第进士钱,始于宋太祖时,目的是让进士们用于宴乐时的花费,可是后来这目的慢慢变味了,毕竟每当传胪结束,朝廷都会专门在金明池旁的皇家园林内设宴款待及第进士,赐下的钱进士们多半是用不上的,而朝廷自然也不会再收回来,那钱当然是归进士所有。

按照常例,进士及第赐钱三千贯,进士出身二千贯,同进士出身一千贯,诸科进士七百贯,从这裏可以明显瞧进士分甲不同的差异来,也能清楚了解士子们对于第一甲进士及第的渴望有多么的强烈。

不过现在还不是赐钱的时候,进士们谢过皇恩后,殿里又传来赵祯的旨意:“敕曰,赐新及第进士、诸科绿袍、靴、笏。”

和其他朝代一样,对于官员百姓的衣着颜色有明确规定,庶人只可以穿皂色衣服,在书院修学或都已经有功名在身的士子待遇稍好些,可以穿白色儒袍,而朝中的官员也按级别高低,分别着紫色、绯色、绿色官服,而女子却没有受到这些规定的约束,就算身穿五颜六色的彩衣也不怕有人找麻烦。

如今赐予进士们绿袍,这表示他们已经有了做官的资格,袍、靴、笏早已经在殿门附近备妥,在内侍的引领下,数百个进士兴高彩烈的争相过去,接过衣袍,连穿在身上的外衣都没解,直接把绿袍套在身上。

进士们身材千差万别,朝廷所准备的绿袍、靴子未必都合身,身材适中的还好些,可身形高壮或矮小的进士,衣袍不是过于拘紧,就是过于宽大,显得有些滑稽,不过此时此刻,众人心中兴奋之极,哪里会顾及这个,而在殿门前的礼官不等所有进士都穿好衣袍,就已经催促众人赶快拜谢皇恩。

士子们又连忙回到殿门正方施礼言谢,而有些手脚不够麻利的进士,根本带不及系上衣带,就这样飘着凌乱的衣裳行礼,这时殿里又出来一个内侍,用尖锐刺耳的声音唱道:“宣,第一甲赐进士及第者觐见。”

众人一听,纷纷向第一甲的十人投以羡慕的目光,其中不乏妒嫉的眼神,在古代皇帝深居在宫禁之内,能一睹龙颜可是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有的甚至只知道皇帝的优存在,一生之中根本没有丝毫的机会进宫面圣,当然这是指普通百姓,朝廷的官员自然能与皇帝接触,不过也分情况而定。

朝廷高官大臣与宫中内侍自然是经常见到皇帝,而且还能近距离面谈,感受帝王威严,而下级官员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最多是在什么庆典活动中,远远的见到皇帝的龙驾仪仗,皇帝的相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也未必知道。

现在楚质的心情略微有些紧张,怎么说也是要去见国家最高领导人,天下万民的君父,封建王朝生杀予夺的统治者,若是没有一丝胆怯才是怪事,反正排名第一甲末尾而最后入内的楚质,非常清楚的看见前面的同仁兄台,走路时双脚不停打颤,有的更加夸张,汗流浃背,不停抹着额头上的汗珠。

轻步上了台阶,再上前几步就是崇政殿的大门,在门前军衞严密的注视下,进士及第的十人缓缓走了进去,过了片刻,立即来到殿中,毕恭毕敬的施行道:“参见陛下。”

没有想象中的免礼平身之音,楚质有些诧异的悄悄打量四周情况,却发现有几个进士已经坦然直面上方,似乎在目睹天颜,楚质随之恍然,明清宫廷戏看多了,果然容易受到影响啊,自嘲了下,楚质轻轻抬头,殿中的情形再次出乎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