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议亲(1 / 2)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2649 字 5个月前

见到曹佾垂头丧气的听着皇后训斥,隐约听到声音的宫女内侍纷纷抿嘴而笑,却不敢笑出声音,忍得很辛苦,我这也是为了家族利益着想,曹佾在心裏嘀咕起来,当然不敢明说出来,幸好在曹雅馨与曹媛的温言软语下,曹怡的怒气才渐渐消去。

“此事迟些再与你计较。”曹怡冷哼了下,淡然说道:“当然,也有将功赎罪的办法,就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去做了。”

那还用说,肯定愿意啊,曹佾连忙点头,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说道:“有什么事情,您尽管吩咐就是,臣弟岂敢不遵。”

“谅你也不敢。”曹怡清亮的明眸掠过笑意,轻声说道:“你立即请个媒人去及第进士楚质家,让他起个帖子给馨儿。”

“这好办……”曹佾根本没有思虑,直接脱口而出,心中尽是躲过训斥的喜悦之情,回身刚走两步,立即感到事情不对,媒人、帖子,这似乎是议亲之礼啊。

宋朝时候的婚姻习俗,第一步就是在媒人的主持下,男女双方起个草帖子,或者讨一个利市团圆吉帖,看看双方的年龄、生辰是否吉利、有没有相克的地方,若双方见草帖后彼此满意,再告诉媒人通一个更细的帖,也叫定帖,上面写着男家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名讳、职业,议亲的是第几位男子,何时所生,父母在不在堂,家有多少财资,主婚的是哪位尊长等,女家也以对等的形式,将自己情形一一写明,两家把定帖放在彩色绸缎或布衬着的盘子里,选个日子送给对方,这就表示此事可谈。

这就是所谓的纳采、问名、纳吉,曹府刚刚举办完曹媛的婚礼,对于这些程序曹佾自然是印象深刻,向前的步伐立时停了下来,回身露出笑脸,轻声说道:“皇后,恕臣糊涂,有些不明您刚才之言是什么意思。”

“听不清楚?”曹怡淡声说道:“那本宫再复述一遍好了……”

“这倒不用。”曹佾连忙说道,偷偷瞄了眼粉面含羞,娇似桃花曹雅馨,心中立即猜测出几分来,脑中浮现出对于楚质的印象,观文殿学士楚汲的侄子,父亲是盐铁司茶案主官楚洛,又是及第进士,年纪……名声……师承……

“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曹怡问道,打断了曹佾的思虑。

这个女婿不错,况且……都决定下来了,自己若是反对岂不是自讨没趣,瞬息之间,曹佾心中立刻有了决断,笑呵呵说道:“臣的意思是,楚学士与楚知案就在宫外的官署,何不先与他们商议……”

“反正事情已经交给你了,你觉得怎样合适,那就怎样办吧。”曹怡也没有意见,唇间勾起一抹笑容:“别托得太久就行,免得馨儿等急了。”

“人家才没有呢。”曹雅馨娇嗔说道,秀美精致的脸蛋飞起一片红润。

见此情形,曹佾识趣告退离去,悄悄走到御花园外时,忍不住抹了下额头,庆幸曹怡的训斥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楚质……,以前怎么没想到。”曹佾喃喃自语,轻笑了起来,举目辨别方向,迈步向皇城前方的官署集中地走去,脑中思绪万千,定亲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仔细思量……

看着曹佾消失的身影,曹怡侧身朝曹雅馨微笑说道:“馨儿,这下子该放心了吧。”

曹雅馨娇羞垂头,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眨了下眼睛,柔声说道:“姑姑,他……,朝廷赐官授职已经过去好久,那些进士差不多都起程赴任,却不知道他的事情,朝廷是否已经商议妥当了。”

“他的什么事情?”曹怡迷惑说道,似乎并不清楚曹雅馨在说些什么。

“姑姑,朝廷赐予新科进士官职之日,却不知因为何故,唯独漏了楚公子,差不多半个月了,依然没有见任何的动静。”曹媛轻声解释道。

“居然有这事。”曹怡皱眉说道,居于深宫之中,为了避嫌,她从来不刻意打听朝中的事情,自然不清楚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过与这事相比,曹怡似乎更加关心另外的事情。

“你们不说我还忘了。”曹怡蛾眉微蹙:“如果馨儿和楚家小郎成亲,且不说时间是否来得及,他还要到地方为官赴任,长途跋涉的,若是到个穷乡僻壤的地方,馨儿如何能跟去受苦,要是因水土不服染上什么不适,那该如何是好。”

“那求官家赐他个京官好了。”曹雅馨下意识的脱口而出。

“你倒是懂得顺水推舟,问题是朝廷规矩如此,新科进士必先任职于州县,了解民间疾苦,岂能轻易破例,况且宰相起于州部,若不经此一步,以后岂有什么前程可言。”曹怡微笑说道:“而且按你所言,赐官授职之日,既然漏了他,其中肯定有什么原因,朝廷如此行事,自然有其用意。”

“能有什么用意,听父亲说,那是张家在借口生事。”曹雅馨愤然说道。

“张家……”曹轻轻怡喃声,想到宫中觊觎皇后宝座的张贵妃,她心裏也有几分不悦之意,柳眉微皱,轻声道:“此事具体经过是如何的,且详细道来。”

“馨儿也不清楚,听父亲说,事情似乎与范仲淹有什么联系。”曹雅馨迷惑道:“真是弄不明白,楚公子与范仲淹素不相识,两人怎么扯上关系了。”

“怎么反而越听越糊涂了。”曹怡摇头笑道:“媛儿,你可知其中详情?”

“了解一些。”曹媛微笑道:“听闻官家有意召范相回京……”

身为皇后,经常耳濡目染,对于朝廷大臣之间明争暗斗的伎俩自然不会陌生,随意听了几句,曹怡立即明白怎么回事,听闻范仲淹错过这次回京的机会,心中却没有丝毫惋惜之意,毕竟范仲淹在庆历年间的改革,也直接损害了曹家的利益,固然曹怡心中暗暗佩服范仲淹的胸襟抱负,但是在政治上绝对不会予以支持。

“原来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此事你们也不必着急,以官家的性子,想必现在已经开始安排了吧。”曹怡轻笑道。

毕竟是服侍赵祯多年,曹怡果然没有猜测错误,此时在御书房中,天子赵祯手里拿起一本奏折,心中又开始迟疑不决起来。

“益之,给新科进士赐官授职到现在,总共有多少日了?”轻轻放下手中的奏折,赵祯和声问道。

眨了下眼睛,张若水连忙掐指轻算,片刻之后立即躬身回答道:“启禀陛下,直接今日,已经有十七日。”

“这么久了。”赵祯眼眉微跳,叹息说道:“古人常云,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去不返,不留痕迹,果真诚不我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