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摄政王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在清灭南明弘光政权之战中,南明弘光朝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护龙军围攻的城池守衞战。
扬州是长江以北的重镇,又是弘光朝廷所在地南京的门户。史可法于弘光元年(1644年)五月始,便着手以扬州为中心的防御。他将高杰、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四部,分别部署于泗州(今安徽泗县)、临淮、淮安、庐州,自驻扬州,节制调遣。此时,护龙军主力正在两路进攻陕西李自成大顺农民军,暂时无暇顾及南方,然而南明弘光朝廷并未如史可法所请,乘机率师北伐,而是忙于内讧火并、争权夺利,把希望寄托于向护龙军求和,南北划江而治。
大明摄政王二年正月,定国大将军冉义率军攻克潼关,破陕之局已定,便奉大明摄政王龙辰之命转兵东南,兵锋直指南明。
与此同时,南明派往北京讲和的使臣左懋第被扣留,南北和议宣告失败。
显然,战争的中心已由西北转向东南。史可法见情势危急,檄招江北各镇支援扬州,仅总兵刘肇基率所部4000人自高邮(今属江苏)入援。
四月十七日,护龙军前锋进抵扬州城郊,集结兵力,搜罗船只。十八日,冉义率主力兵临扬州城下,先派明降将李遇春等劝降,遭史可法拒绝。
护龙军随即发起攻城。史可法泣谕士民,为死守计,督万余官兵登陴分守各门,自守旧城西门险要。刘肇基守西北门。二十二日,总兵李栖凤、监军高岐风率4000余人乘夜出降,使城中守备更加薄弱。二十三日,总兵刘肇基请求,乘敌不备,背城一战,未被史可法接受。
护龙军连日由四面向城中发炮,屡毁城墙。史可法督军民以草袋盛土填障,修补城墙,多次击退护龙军的进攻,杀护龙军数千。同时,史可法血疏告急,请求援兵,不应。
此间,护龙军多次劝降,均被拒绝。二十四日,护龙军从泗州运来红夷大炮。二十五日,冉义集巨炮猛轰城西北隅,城破。护龙军垒尸为梯,蜂拥攀援入城。
史可法被俘,冉义敬重其忠义,命兵士好生看押,不得虐待,送到北京由摄政王龙辰去定夺处置。
这时,孟氏在江南各地的秘密粮库帮了护龙军的大忙,不仅解决了护龙军自身的粮草问题,还能间接地可以拿这些粮草来收买人心。
史可法在守城时曾蛊惑扬州百姓说:城若破,护龙军必定屠城。
然而,在冉义破城之后,并没有行大肆屠戮之举,而是分发军粮给饥荒严重的扬州百姓,史料记载,扬州百姓心服之。而冉义,也因为在对南明作战中的一系列亲民作风,给他赢得了极好的声誉,甚至在后来一度演变成用冉义的肖像做门神的习俗,那一杆长枪,永远矗立在江南百姓心中。
而后来,在大明摄政王龙辰亲自命人修撰的功过录中,就写到了史可法为求一人之名声置千万扬州百姓性命于不顾之事,执笔者深刻剖析了史可法的内心世界,并且将其血淋淋的呈现出来。
据说,这一册内容有人拿给了被看押在北京的史可法看,史可法看了后痛哭流涕,在当夜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