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临安城,这么大的城池这么多人,总共有多少公厕呢?
不到十个。
还都是赵官家在的时候修建的。
而且古代公厕一次只能使用一人,可不像后世公厕那样能同时多人使用。那你说,一旦有行人内急怎么办?
当然是乘人不备找个角落就来。
别说男子,女子内急了也只能这样。
《积肥令》要求城中千人必须有一公厕,大路边每隔五里,必须有一公厕。
另外还在城中城立管理衞生的清城所,专门管理公厕和衞生,以及城中人畜粪便和垃圾处理,还负责处罚。
清城所还负责城中粪肥贸易,收入所得俱归清城所。
如此一来,唐国将拥有世界上最干净的城市,还能减少疾病传播。
最后一道命令,是颁佈《女婴禁杀令》。
本来,这应该是海东时代《大唐简律》的条文。可江南百姓对《大唐简律》还不太了解。李洛干脆单独发一道诏,让百姓更加重视。
“……夫大唐以道治国。有民家重男轻女,残杀女婴,以至于民间男多女少。寡人闻吴县,男子倍于女子,大而难娶,茕茕孤老,此非悖逆天道之报也?”
“人有五伦,男岂无妻?寡人不忍彼等之患也。且,人之道,人命关天。女婴岂非人也?岂非骨肉也?虎毒尚不食子,生女而杀之者,禽兽不如矣。”
“古来杀人者死。杀婴,亦杀人也,有违天道,杀亲,有违人伦。故以杀人罪从重论处,无论主谋同谋,主犯从犯,俱腰斩。知情不报者,苦役三年。钦此!”
此令一出,人人悚然。
好严厉的禁令!
竟然无论主谋同谋,主犯从犯,不但全部按照杀人罪斩杀,还因为“杀亲”,罪加一等,从重处死!
李洛和崔秀宁在海东已经这么干了,他们当然也要在东南四川这么干。
后世不少人误解,以为古代因为战争,应该是女多男少,以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是在现代。
其实恰恰相反。古代更严重,而且严重的多。就算战乱时期,女子也死的更多。
要知道,民间杀害女婴非常普遍,几乎每村都有。之前并没有人当回事,毕竟都是重男轻女嘛。
早在战国,《韩非子》中就记载:“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
尤其是宋代以来,很多地方都是满村光棍,因为无女可娶,而成为盗贼,为患地方,甚至聚众造反。
唐朝情况好得多,杀害女婴的极少,甚至一度重女轻男。白居易诗中“不重生男重生女”,并不是诗人的夸张。这是唐朝女性地位高的体现。
可到了宋朝,女子地位大降,情况急转而下,民间溺杀女婴成为普遍风气。
不然你以为宋朝为何那么多次造反?都是因为没饭吃?
不。
很多是因为没女人。光棍一条,此生无望,还怕什么?造赵官家的反呗。
那么朝廷就不禁止么?
当然禁。
可问题是,禁也没啥用。
明初的苏州,男人是女人的两倍还多。而且不止苏州,全国到处都是男女比例悬殊,连洪武帝都很苦恼。这也是明朝前期虽然盛世,人口却百年难以增长的原因。
康麻子也大为苦恼,不但数次下旨严禁,甚至施行连坐制度,可仍然禁不住。尤其是在最严重的温州,竟然出现“十男之中,八无家室”的极端情况。
当时温州十个男子,八个打光棍!
逼得满清皇帝也哀叹,“至于此乎,何其难也!”
为何这么难禁?除了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怪,还有三个客观原因。
一是处罚太轻微,根本无关痛痒。为何处罚轻?因为父为子纲,父母杀害子女,罪责很轻。这一点,连酋长康麻子都不敢碰!
二是皇权不下乡,民民相护,加上没有机关管理生育,导致官府不知道。
三是最重要的,百姓日子太苦,养不了太多孩子,只好选择性的杀害女婴。
就说现在唐国治下,男女比例已经达到恐怖的五比三。这意味着,十个男子会有四个打光棍。
而民间仍然在溺杀女婴!
就算李洛一统天下,也有个屁的盛世。那么多男子没有妻子家室,你盛世?想屁吃。
李洛要是不狠狠刹住这股歪风,他还是圣人唐王?
崔秀宁也没有资格被江南百姓称为圣母娘娘(真是圣母哦)。
而且李洛相信自己能禁住。一是唐国皇权能下乡,二是处罚之酷烈前所未有,他有《大道论》,父子纲常必须服从《大道论》。
父母杀害子女,不行!一样按照杀人罪处置,还要以杀亲,从重处罚。
这当然阻力很大。不光儒士会反对,就是百姓也会反对。可李洛心有大道,他不怕反对。
三是李洛能让百姓日子慢慢好过起来,大大减轻他们的负担。
然而,这道禁令还有一套组合拳配合。
自今日起,凡是生女婴者,每年可以补贴养育钱一块银元。一直领到五岁!
等于说,朝廷帮你养女儿!
李洛要通过严惩加奖励的办法,迅速扭转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
那是不是会让财政崩溃?
也不会。
按照现在的人口规模,整个华夏每年出生的女婴,最多两百多万,五年累计也就一千万。
就算统一天下,每年也就多支出一千万银元。而且现在每年还花不了这么多,第五年才增加到一千万元支出。
那么按照八千万的人口算,一旦恢复生产,大唐的农税加商税,每年国库收入最少也有八千万以上。
养女婴一千万而已,咬咬牙就过了。
等到移风易俗,百姓日子丰裕起来,重男轻女的观念淡化,就可以停止奖励了。
李洛宁愿每年大出血,也不能让那么多男子无女可娶!
这才是圣王啊!
我李洛,不能让千万男儿没老婆!
果然,听完这一系列命令,群臣再也忍不住的下拜,纷纷激动无比地说道:“大王真乃千古圣王,尧舜不能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