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气得直骂娘。
刘若若回到家,把钱放好,又和兰兰一起去摘柿子了。
这会儿正是柿子大量成熟的时候,所以她们每次来,都能摘上不少。
只是,她们摘柿子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在这两棵柿子树旁边不远处的歪脖树上,有两个孩童一直在那里玩耍。
姐妹两个回到了家,又忙活了起来。洗柿子,漤柿子,忙的不亦乐乎。
等到她们做完这些,天也快黑了,刘井田打地里回来了。
“地里咋样?”刘若若问道。
“又平出了一些”,刘井田回道,有些愁眉不展,“不过我瞧着,这地力不行,怕是种不出庄稼来。”
新平出来的地,虽然看上去的确是块地了,但以刘井田多年打庄户的经验,这样的土地,绝对长不好东西。
“爹,你别担心,只要有地就是好的,就算种不了好庄稼,咱种孬的还不行?”刘若若劝他道。
刘井田点点头,觉的也是这个理儿。
好的庄稼能养活人,孬的同样也能养活人。
不卖柿子的时候,刘若若就下地,和刘井田一起平地。
她春天开出来的那八分地,收完蜀黍之后就一直没再耕种。别人家蜀黍收了以后,都种上了能越冬的冬小麦,但刘若若并没种。
这块地的地力不行,能长出这么多的蜀黍已经是难为了,冬小麦又是吃肥的,就算她种上了,肯定也长不好,只能是白瞎了种子。
像这种情况,只能先撂荒一年,养养地,等到明年开了春,她打算种大豆。
大豆不但不吃肥,反而还能养地。
她估摸着,她和刘井田两人上紧着点儿干,在过年之前,就能把这一小片山头全都给平出来。
将来要用到的肥她已经堆上了,等到明年开春,早就能沤好了。
两日后,刘若若没去卖柿子,也没去地里平地,而是让刘井田帮着她把沤好的肥拉到了后山刚刚开荒出来的地里。
卖果子的钱几乎全都用来雇人开地和买肥了,现在已所剩无几,她寻思着撒肥也不是啥重活,又容易干,就和刘井田两个人过来做了。
撒完肥回家,周氏已经做好了午饭。
刘若若整日出去劳作,周氏少不得心疼。
“你说你,姑娘家家的,在家里待着多好?干啥非得出去做农活?”
“你瞅瞅旁人家,谁家的姑娘媳妇不是在家里的?地里的活儿那是给爷们干的。听娘的,以后别去了,让你爹去干就行了。”
周氏絮絮叨叨,说了不少。
然而刘若若却笑着回道:“娘,我喜欢做这些,你要是让我在家里烧火做饭、洗衣缝补,那我可做不来。”
和那些事相比,她还是喜欢做农事,和土地打交道。
谁让她从上辈子开始就喜欢这个?明明家境十分优越,父母都想让她能学学金融方面的专业,将来也能继承家业,但她偏不,报了农林专业,整日跟土地作物打交道,而且还做的专注又开心。
周氏听她这话,不禁叹了口气:“真是说不动你。”
“你天天在外面风吹日晒的,晒黑了仔细嫁不出去。”
刘若若一笑,开玩笑似的说:“嫁不出去,那我就不嫁了呗。”
周氏立时斥责:“少胡说八道。”
刘若若撇撇嘴,果然,天底下的母亲都担心自己的女儿嫁不出去。既然如此,那女儿出嫁的时候,咋还又不舍得了?(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