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管家的办事效率很高,三日后,就向刘若若回了话,说是已经看好了合适的田地,让她过去看一看,如果没问题的话,就买下。
刘若若带着青杏出了将军府,出了城,到了管家所说的那个地方。
这一片田地共有五百多亩,连绵在一起,附近有一条河,水源便利,交通也方便。唯一不太好的,就是地力一般。
不过这在刘若若眼中并不算什么,当初她连石头山都能种出庄稼来,更别说这好好的土地了。即便地力再差,经过她的整治,都能变成良田。
刘若若对自己有信心,越是地力不好,越有挑战性。
“夫人,您觉的怎样?”管家站在她身后,问道。
刘若若在田间地头上走着,回道:“不错,就这块吧。”
“好,那我这就和庄户们签地契。”
这么多地,并不是一家的,他得分别去找田地的主人们。
如今地上还种着庄稼,有粟米也有玉米。这些收成还是现在的土地主人们的,等到秋收完了,刘若若才能完全接手。
买下了土地,接下来还要雇佣佃户。
管家在上京城做了半辈子,与许多牙行都相熟,预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办妥。
刘若若将这五百多亩田地全都查看了一番,心里有了个底,这才坐了马车离开。
“夫人打算种些什么?”路上,青杏充满期待地问道。
她以前十分不理解夫人的这个喜好,明明不缺吃不缺穿,夫人为什么非要做这种劳苦的事情?
后来在刘若若的耳濡目染下,她竟也觉的种地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如今买下了那么多地,她竟也开始期待,地里能长出些什么来了。
刘若若也是满面憧憬,思索了一下,回道:“秋收后就种冬小麦,简单省事,方便管理。”
毕竟是第一年接手,她也得先和这片土地,以及耕种土地的佃户好好磨合磨合。冬小麦便于田间管理,又高产,最为合适。
“等到明年秋收以后,再种些大豆高粱等物,养养地力。”刘若若又道。
“嗯,夫人说什么都是对的。”青杏笑着应和。
她虽然也是农家出身,但自小就被卖到了高门大户里做婢女,于农事一窍不通。
一路回去,二人说说笑笑。
却不料,马车剧烈一颤,猛地停了下来。
刘若若和青杏皆被吓了一跳,互相扶住了,这才不至于跌倒。
“怎么回事?”青杏向外面驾车的车夫问道。
“前面挡路了。”车夫回道。
青杏打开帘子,探头一看,不禁抱怨:“这是谁家的车?横冲直撞的,这么没个眼力见,没看见我们这是将军府的马车。”
刘若若也往外看了看,发出一声笑:“呵,冤家路窄了。”
她看见前面拦住他们去路的马车上下来一个穿着湖蓝色襦裙的女子,竟是兰静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