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刘若若买了种子回来,便去了那块盐碱地查看。不料,原本风平浪静的天气,到了下午忽然起了大风。大风吹的人摇摆不定,差点没把刘若若吹跑。
前几日是他们运气好,岛上的天气一直都不错,实则这种大风大浪的天气,才是这岛上最常见的。
经过这场大的吓人的风,刘若若心里打了几分退堂鼓。看来,常婶说的没错,要在这块地上种水稻,简直无异于痴人说梦。
长出来的秧苗能不被风刮走就不错了,哪还能指望它结出稻穗?
如此一来,刘若若便打消了在这片地上种水稻的念头。但这个想法,她并没有完全放弃,而是将种植的地点,改成了自己家里。种在家里,便能很好地避开大风大浪。
不过,这也就决定了,她在这里种水稻的目的只为了研究试验,并不为了收获庄稼。
刘若若让常叔帮忙,给找到了一个大木盆,木盆里装满了她从那片盐碱地里运回来的土。
这些土也不是随意挖的,她让宋远白将那片盐碱地挖的很深,将深处的土壤挖了出来。这些土壤又经过了冲洗去盐去碱,最后才被放入这只大木盆里用来培育庄稼。
“洗过之后就能长稻子了?”常婶心下好奇,站在旁边围观。
刘若若回道:“不好说。”
“洗过之后,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去盐去碱,但肯定不能去的干净。能不能长出庄稼来,现在还说不准。”
如果这些水稻是耐盐碱的品种,再加上后来的悉心培养,说不定真能长出秧苗,结出稻穗来。但这些稻种并不是,这里又没有实验室和其他的必须设备,她根本无法培育出耐盐碱的水稻品种。
所以,最后能长成什么样,只能听天由命了。
常婶并不看好刘若若的水稻,围观了几眼,便去了厨房做饭去了。
刘若若种下稻种,浇上水,整理好了一切,又拿出了个小本本,坐在木盆旁边做记录。
这是她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每一次研究,她都会把试验时间和过程记录的清清楚楚,以便于日后做对比。
种子被种下去以后,刘若若便日日观察,然而一连七日过去了,大木盆里都没有任何动静。
一般说来,如果气温和水分合适的话,最多五天就能出苗,但现在都七天了,她每天都精心照料,却依然没能出苗。
她又等了两日,木盆里仍然没有要出苗的迹象。
渐渐的,刘若若便有些灰心了。土壤经过了一定的去盐去碱都还不能长出秧苗来,可见那片海边的盐碱地,即便没有大风的话,也是长不出庄稼来的。
稻苗迟迟不出,刘若若心中的希望也快要一点点被消耗尽了。
然而正当她打算放弃了的时候,有一日清晨,常婶忽然焦急有惊喜地喊她:“夫人你快来看,这是不是要出苗了?”
听到声音,刘若若立即飞奔了过去。
大木盆里的土壤仍然平平整整的,并没有长出嫩黄色的秧苗。但如果再仔细看的话,又能看出土壤表面的那一点点凹凸不平来。
刘若若伸手拨拉了两下,果然,在微微鼓起的土壤小面,顶着一个嫩黄色的小小芽孢。
看到这个芽孢,刘若若顿时喜笑颜开。
“真的呢,真的出苗了!”常婶先欢呼了起来。
她原本不相信这些土壤能长出东西来,可如今亲眼所见,真的长出来了,便由不得她不信了。
“夫人真是太厉害了,这都能种出东西来!”常婶由衷地夸赞。
刘若若心中亦是欢喜十分,本来都要放弃了的,没想到竟又有了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