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战国我为王 ”查找最新章节!
赵种一直将中山国的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这两年来,他曾先后三次对中山国用兵,但每次都被中山国打的大败,而且中山国也在逐渐蚕食赵国的领土。一日不除中山国,他心里的病就一日不会好。
水渊说到了赵种的痛处,让赵种突如感觉如芒在背。这几年来,中山国逐渐强大了起来,蚕食了不少赵国的领土。赵种每次对中山国用兵,都被中山国顽强的抵挡住了,而且还是大败而归。一次可以说是大意,两次可以说是没用心,可到了第三次,赵种更是亲自挂帅,率领赵国强兵强将,发动十五万人攻打中山国,竟然被中山国大将乐池打的大败而归。前后三次的失败,让赵种心灰意冷,再加上赵国损失了不少元气,自那之后,赵国开始由攻势,转为了守势,而三次败于中山国的事情,则成为了赵种心中永远挥不去的痛,而这件事也成为了赵国君臣避而不谈的话题,生怕触怒了赵种。
然而此时此刻,在赵国的宫城大殿上,一个外国的使臣,公然把赵国三败于中山国的事情说了出来,无疑给了赵种一记当头棒喝。也不知道天下有多少人,正如他瞧不起燕国一样瞧不起赵国。赵国三败于中山国,已经成为了各国茶余饭后的谈资,曾经自诩为大国的赵国,竟然败在了中山国之手,简直是个笑谈。
赵种坐在大殿上紧紧的盯着站在殿下的水渊,这个年轻人的这番话,让他有了一番思索。假如当时赵种率军亲征中山国之时,有燕国作为盟友,那么赵种就可以在正面牵制住中山国的军队,而燕国军队就可以袭击中山国的背后,这样一来,中山国就首尾不能相顾,必败无疑。那么赵国原先失去的领地,就可以再次收了回来。
可是,这也只是赵种的一个猜想而已,因为燕国的实力究竟如何,他也并不知道。这也是赵种还在担心的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燕国因为靠近胡人,所以常有边患,若让燕国投入较大的兵力对付中山国,万一燕国北部的胡人趁虚而入了,那么燕国岂不就糟糕了嘛。那么即便是和燕国结盟,燕国也未必肯倾巢而出。如果只是声援,对赵国又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
若有所思了一阵子后,赵种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做出了一番聆听的姿态,压低了声音十分冷静的问道:“据寡人所知,你们燕国内有国相作乱,外有胡人边患,更有中山国的大军在一旁虎视眈眈,已经快乱成一锅粥了,我们赵国凭什么要和你们燕国结盟?”
水渊侃侃而谈的说道:“赵侯果然消息灵通,只可惜还是漏掉了一些信息。国相叛乱早已经被平定了,至于胡人的边患也已经被我解决了,燕国境内现在是一片祥和的气氛。”
赵种看了一眼站在殿下他右手边第一位的老人,问道:“国相,此人所言属实嘛?”
这个年近古稀的老人骨瘦嶙峋,宽大的袍子罩在他的身上显得空荡荡的,偏偏此人就是赵国的国相太戊午,深受赵种的尊敬和爱戴。
太戊午一直拄着一根手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眼睛也是紧闭着,整个人仿佛像是睡着了一般。此前大殿上发生的林林种种,似乎跟他都没有任何的关系,直到赵种开口问他,他才勉强睁开了眼睛,缓缓的点了点头,却一句话也没有说。
“既然如此,你们燕国尚有一些筹码来和我赵国结盟。只是不知道,如果我们两国一旦结盟成功,共同发兵攻打中山国之时,贵国愿意出兵多少?”赵种从太戊午那里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当然,这个答案他也一早就知道,刻意的问了一句太戊午,其实有着更深一层次的意思,这是赵种和太戊午之间的一种默契。
太戊午是赵种的老师,当年在争夺继承之位的时候出过不少力。所以当赵种一登上赵侯的宝座,便立刻提拔太戊午为国相,师徒二人就这样携手一同走过了不少春秋岁月。赵种认同的事情,必然要先经过太戊午的认同,如果太戊午不认同,那么这件事无论赵种多么的想做,也绝不会再提。
刚才的问话,无疑是一种询问。是赵种在向太戊午的询问:寡人想和燕国结盟,这事靠谱不靠谱?太戊午点了点头,靠谱!
这是两个人之间的默契,一般人估计无法猜到。
水渊答道:“若能成功结盟,在攻打中山国的这件事上,燕国定当不遗余力的帮助赵国。只要战端一起,燕国就会倾巢而出,配合赵国攻打中山国。为此,外臣特意给赵侯送来了一件大礼,赵侯若是见了,肯定会欣喜若狂的!”
赵种见水渊两袖清风的,什么东西都没有带,也不知道他口中所谓的大礼是什么东西,便好奇的问道:“什么礼物如此神秘,居然能让寡人欣喜若狂?寡人倒要看个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