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楚国内部贵族争权严重,但正值霸业期的楚人内部在大略上还是能达成一致的。
熊疑的提议极好,熊当本人也相当认可,可以说将这次伐郑可能的影响都考虑进去了。
周天子是弱鸡,没人在意周天子怎么想;齐国刚败内乱又起,齐人就算有心也无力,况且刚刚被暴打一次连长城都不准修缮,这时候再去招惹三晋那就是欲求不满回味一年前的那场后入;燕国和中原扯不上关系;越国重心在北,吴地蛮荒交战困难。
况且还有熊当以及少数贵族知晓的宋国六卿的事,他们已经与楚王达成密约:楚人一旦兵临城下,他们就发动政变挑动国内不满。
只要秦人出兵、郑韩交战,那么围宋争取霸权缓冲地的大略就能完成,而他这个楚王也可以稍微有些威望权势。
大略定下来,可真正麻烦的事还在后面。
人选、后勤、粮草、动用哪县的兵卒、贵族的私卒出动多少……这些才是重头戏。
这些事情解决不了,大略就只是脑袋中的大略,变不成现实。
而现实的东西,才真正是矛盾之所在。
如今墨者还在宋国,在场众贵族没有一个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指挥能攻破墨者的防守,谁也不敢。
那既然攻不破,就只能围。
围到宋国六卿政变成功、围到宋人主动认输、围到墨者失去贵族支持根本无法守住商丘。
可要围城,又需要巨量的后勤。
当年楚庄王称霸,的确有邲之战一战之威,更有随后的围宋九月所彰显出楚人的国势、后勤等等强悍势力。
没有强大的国势、没有完善的后勤,莫说九个月,三个月都不可能撑住。
虽然最后楚人也没粮了,可九个月已经足以震惊天下。商丘大城,那不是少量士兵就能围住的,九个月的时间意味着楚人可以随时动员数万士兵和后勤组织一次为期一年的远征……小国谁敢不服?
这也是诸国震慑的原因。
这次即便有宋国贵族准备政变为内应,但也要考虑万一失败怎么办?
况且就算成功,也需要在整合完宋国的势力后迅速北上,建筑榆关、大樑等边境关塞大城,用来防备三晋的南下,这也需要大量的后勤支持。
可以说这一次就算有宋国贵族为内应,所要准备的后勤也要至少能支撑一年之上。
这也正是熊当对于墨者那些谷物传闻如此重视、甚至以纯钧剑故事做比较的原因。
而后勤、发兵这些实际的事,又要引发新一轮的争吵。
听着这样或是那样的声音,熊当饮酒暗叹,知道就算攻破了商丘、抵挡了三晋,真正的王事才刚开始。
……
魏都。
与楚都一并,这二都是此时天下的两极。
破齐、压秦、迫郑、灭中山……魏人正强盛。
魏斯等了几十年、魏氏等了百余年的梦想,终于实现。
祭九鼎、乐嘉禾,魏始为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