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撤离工作已经进入正轨。而远古军团虽然已经反应过来,但是要聚集到足够打断撤离工作的部队还需要时间,因此杨鹰有着足够的空闲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观察者接到了这条新的指示,往木衞二表面靠近过去。
又过了几分钟,一条新的情报发了回来,参谋立刻对杨鹰报告道:“观察者在冰层下方两千米处探测到一个占地四平方公里,深约三百米的大型建筑,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工厂设施,有少数生命反应,这是观察者发回来的透视图像。”
参谋在控制台上按了一下,舰桥前方立刻出现一面光屏,将图像显示出来。
木衞二的地形很像南极,冰层下方是液态的地下水,就和大海差不多,这个地下工厂设施建立在大量水包围下的环境中,一个长长的通道从工厂顶部伸出,穿过水层和厚厚的冰层,直达地面。
十来个蓝色小点代表着生命反应,出现在工厂内部。
“这些生命反应是军方的登陆部队吗?”杨鹰问道。
“不是,军方的登陆部队正在向工厂设施前进,估计还要五分钟才能抵达。”参谋在控制台上操作了几下。将屏幕中的图像缩小,令显示的范围扩大,只见另外数十个蓝点正往工厂这裏赶来。
杨鹰点了点头,道:“继续侦察。”
这个发现说明了军方的确有事情在隐瞒着,这个地下工厂设施从来没有在任务说明中出现过,一个字也不曾提到。
这时,在光屏上,地下工厂内部的角落里,一个红色的标志突然亮了起来,它由中央一个点和周围三个六十度的扇面组成。
参谋喊道:“长官,观察者从工厂设施中探测到辐射!”
杨鹰咦了一声,自言自语道:“秘密工厂,军方,辐射,莫非这裏是……”
舰长座上,霍华德也露出了重视的神色。
杨鹰想了想,道:“将这个工厂设施的位置、大小、特征之类的情报都记录下来,用特殊渠道全部发回基地,让凯文去情报部的数据库查一查到底怎么回事。”
那座工厂设施与地面隔得太远,而观察者并没有穿地的功能,只能在地表透视下面的情况,得到的情报十分有限,因此杨鹰选择了一个更方便的方法,让凯文黑进情报部的系统中,直接查找需要的情报。
虽然军方并没有提供那个工厂设施的资料,但是只要这个资料是存在的,那么在情报部的机密数据库里一定会有。
“如果事情和我想的一样的话。那么今天就是我的幸运日!”
将消息发回基地后,杨鹰便等着凯文的回复。
在宇宙尺度下,一个以光速传播的信息,花个半小时到达目的地,并不是什么意外的情况,这种事情比比皆是。
太阳系中无论人类还是远古军团,都没有发展出超光速通信技术,不过,这种技术在杨鹰手中已经有了,那就是他所说的特殊渠道。
凭借超光速通信技术,杨鹰可以和基地同步通话,无视双方中间那段连光都要跑十分钟的距离。
不过,虽然通信不要时间,但凯文要查那么大的数据库,仍然是需要时间的。
在等待的时候,杨鹰对参谋吩咐道:“将地表的物理图像也调出来。”
又是一面光屏在杨鹰面前打开,图像正上显示着那群军方的登陆部队。
他们排成四列,总数有五十人,每人身上都穿着深蓝色的动力装甲,令他们看起来有两米高,他们脚下踩着喷气靴。在冰面上快速行进。
看着这群军人的装扮,杨鹰更加觉得他们此行的目的与核能有关。
动力装甲内普遍安装着维生系统,有着抗高低温、防辐射的作用,甚至可以当宇航服使用,抵抗太空中各种有害粒子。
动力装甲的成本不是小数目,甚至在市场价上超过了一架最新型的战机,如果不是精锐中的精锐,军方是不会给他们配备动力装甲的。
很快,这支部队来到了地下工厂设施的正上方,一座小山丘前,他们丝毫没有停下的打算,笔直往山壁上撞过去。
碰撞并没有发生,他们没入了山壁,就像山壁并不存在一样。
杨鹰微微地点了点头,这是军方常用的电子伪装系统,就像个放大的全息屏,将各种环境投影出来,遮蔽内部的东西。
从现在知道的情况看,这个地下工厂的保密程度非常高,在门前出现类似电子伪装系统这样的防护措施,并没有什么意外的。
霍华德刚才一直坐在舰长座上,看着杨鹰下达一个又一个命令,突然问道:“长官,您让凯文去查这个地下工厂的情报,不惜打入情报部的机密数据库。虽然以凯文的能力不虞被发现,但是专门麻烦他一次,应该不会只为了满足您的好奇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