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兄妹(2 / 2)

但是一进宫就再也没见过了,她难免会有点想念。

**

没两日,便举行了殿试,殿试是什么样的范雪瑶并不清楚,不过结果她很快就知道了。她哥范烨霖高中二甲第一名,从此就是进士出身了。

没有作弊,没有徇私。这是她哥实实在在的成绩。

这有点出乎范雪瑶的意料了,她猜测她哥的成绩能中二甲,但是没想到竟然是这二甲第一名。二甲第一名,其实就是这次科举最终选出来的第四名。

这成绩在很多权贵人家都称得上极好的了,他们有钱有势,能请最好的大儒教习自家子弟,用的是最好的笔墨纸砚,读的是最齐全的书籍,只要不是被家里娇纵着不上进的,学业自然较其他普通人家的子弟来的更加扎实。

范雪瑶很高兴,她哥能考到这个成绩,代表他智商不差,而且将他们的训-诫听了进去,有一直勤恳读书。待殿试完毕,宫里设宴过后,范雪瑶便召来范烨霖一聚。

范烨霖已经二十有三了,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二十一世纪,都是成家立业的年纪了。他穿着件宝蓝色领襟绣海水瑞兽纹锦袍,玄色衬衣,头戴镂空金嵌玉冠,腰系玉带,足下粉底皂靴,一双与范雪瑶形似的桃花眼见了范雪瑶便笑成了弯月状。

模样与两年前没什么大的差别,只是神态看起来成熟了些,虽然还有些年少气盛的青涩,但是意气风发,风采翩翩,修长的身体挺的笔直,整个人丰神俊朗的让一旁侍立的宫女都不禁心头小鹿乱撞。

虽然他们是嫡亲的同胞兄妹,但是毕竟礼教讲究男女大防,所以见范烨霖不像见李蓉、陈氏她们,二人是在明间相见,底下站着许多宫女。人多了,这规矩也就不能少。范烨霖规规矩矩先行了君臣之礼,才抬头与范雪瑶照面,亲切又不失恭敬的问安。

范雪瑶打量了范烨霖一圈,目光在他腰间玉带上系着的一个半旧的荷包上流连了一会,那是她出嫁前做的。不禁眼眶微红,哽咽道:“两年不见,兄长更见长了些。”

“昭仪亦是见长了。从前在家时,明明是那样一个小娘子,还不到兄长胸口高,豆蔻花苞一般稚嫩。如今却贵为宫里的昭仪娘子了,这般尊贵雍容,叫兄长,都有些不敢认了……”范烨霖也红了眼睛。

他对从小亲近,一起长大的同胞妹妹感情十分深厚,甚至可以说,有些方面他更加依赖范雪瑶这个妹妹而胜过父母。

从前日夜都在一个屋檐下,这一分开,才感受到兄妹的手足之情。从前有什么烦恼,妹妹总能第一时间发现,听他诉说烦恼,安慰他,为他出谋划策解忧。生活上对他体贴备至,课业上也能助他,还会督促他,又不会过了度,令他厌烦功课。

有闲情雅致时,他们一起吟诗作画,读书发闷时,也能同他一起下棋,打双陆、踢气毬。连蛐蛐都能和他斗一斗。因此他才能一心读书考取功名。

其实他幼年时很讨厌父亲总是疼爱弟弟,而对他百般严苛,因此厌烦读书。全靠瑶娘这个妹妹,他才没有沦落的不学无术。

两年以来,一面都没能见到。只能从娘亲口中听得只言片语,他心里思念,总担心她这样荏弱,又受官家爱宠,在宫里会不会受到那些妃嫔们的怨妒排挤,又担心她这样清高矜贵的小娇娘,根本不懂得那些争宠市爱的手段,他日失宠该怎么办。

心里始终担心这些,也正是因为他有这些顾虑,想考取做官给自家妹妹挣份体面,于是在课业上尤其发狠专注,这才能一举考中二甲头名。

听了他的话,范雪瑶眼眶红了一圈,泛着泪光的眸中却带着满满的喜悦与笑意,语音绵软,撒着娇说:“我便做了昭仪,难道就不是你妹妹了?如何不敢认?”

原本看到范雪瑶,范烨霖心里便感到有些陌生。

上一次见面,还是两年前的事。那时范雪瑶还是个十四岁,含苞待放的小娘子。

如今呢?

为了让范烨霖深刻认识到他们如今身份和以前不同了,让他懂得谨慎,脱去所有浮躁,所以她有意往盛装里打扮的。

少见地堆起庄重高贵的高髻,斜插两支金累丝嵌珠粉绿碧玺,白玉送子观音钗,一根白玉嵌宝金簪,额前一抹八宝垂珠的花翠箍,身上穿一件红闪黄的纻丝锦袄。上套着一件刺绣卷草云凤纹,藕荷色大袖;腰间系一条柳黄刺绣襕裙,泥金膝襕上遍绣八宝海水纹。半露着脚下踏着的一双茜红色凤嘴纻丝鞋,金丝为绣纹,甚是华贵。

同以往比起来,真是恍如两个人一般。

然而范雪瑶没有以如今的身份自傲,仍如在家中时一样口称我,这让范烨霖心中不由生出一股暖意。所谓先抑后扬,有了那陌生与敬畏在前,在感受到范雪瑶一如以前的态度之后,生出的这股子亲近感便格外的浓厚热烈。

“认,自然是认的,如何能不认。娘子是昭仪,也是兄长的妹妹。只是两年不见,你长大许多,通身华贵之气,乍一看,好似神仙妃子一样,有些不敢认罢了。如今听娘子的话语,如旧日一般亲切,可见是兄长想太多了。”

范烨霖有些惭愧的说道。他是糊涂了吗,怎么会觉得瑶娘陌生?别说是昭仪了,就是成了皇後,也依然是他一起长大的亲妹妹。

范雪瑶听了这番话,顿时笑靥如花,一双美眸假嗔的睨了范烨霖一眼:“兄长的确想多了!亏得兄长还是才高中二甲头名的有才之士,竟然这般多思。娘亲第一次入宫的时候可都要比你来的大方坦然。”

听她这样说,范烨霖更觉得羞窘,幸好范雪瑶没有就此事多说什么,而且他一向在范雪瑶面前没什么兄长的架子。于是一会儿便转过了心思,与范雪瑶叙话家常。

“大嫂怀着临月孕,不日就要生产了,大哥这次授官过后即将要出京到任,不知道是怎样打算的?”随意叙过一些寒温的话,范雪瑶便微笑着询问。

范烨霖心里早就有数,他早就听父亲范明辉暗示过了,他这次大概是要去京外任职的,所以并不惊讶范雪瑶话里指他外放的含义。父子俩就这件事深的浅的都商讨过,所以他心里没有觉得屈就了,不服气的情绪。

他坦然回答道:“这事家里也商议过了。上任约莫是在陈氏生产之期前后,要她与我一起赴任,委实于她母子身体无益,所以决定先叫她留待家中生产,有娘亲等人照看着也安稳。待日后将孩子生养下来,养好身体,再来接到任上去也不迟。”

范雪瑶听了微微点头,其实她的意思也是这样,本来赴任就途路艰苦,晓行夜宿的,健康的人经过这一路风尘颠簸的都该病了,何况就快要生产的妇人。怕就是怕陈氏年轻不懂事,舍不得离开丈夫,坚持要和范烨霖一起去赴任。

“那我侄儿呢,生养下来后是一起跟大嫂去任上,还是留在家中?”范雪瑶又问道。

“这……”

说到妻子腹中还没有生下来的孩子,范烨霖就有些迟疑了。

见他为难的样子,范雪瑶关心地说道:“难道是还没有决定好吗?”

“的确是还没有决定好。”范烨霖点头,微微皱着眉头,显露了他内心的犹豫不决。

“我心想,该是要一起接来的。这次外任,短则三年,长则没个准数。孩子刚刚出世,怎好就叫他们骨肉分离这么久?陈氏这是第一胎,又盼了好几年才怀上的,尤为重视的紧。”

范雪瑶点头:“嗯,好容易盼来的孩子,自然格外紧张。”

“娘亲的意思是,孩子一出世就要远行,怕孩子体弱撑不住。这一去,倘若有个山高水低的,怎生是好……”说起李蓉的顾虑,范烨霖心里是赞同的。

范雪瑶点点头,她娘亲想的是有情有理的。刚出世没多久的婴儿,脑袋都没长好,得十分小心地照顾。走旱路乘马车颠簸到了,脑震荡可不是好玩的。走水路,吃水用饭都不方便,晕船,水土不服,个个都能要人命。有个头疼脑热的,想找小儿科大夫开些汤药都没有。更何况那么小的孩子,又哪里能吃汤药。

“大嫂的意思是……?”

范烨霖脱口而出道:“她自然是极不愿意与孩子两地分离的,只是又怕孩子不好。可这一去就有数年,孩子正是认人的时候。若是和孩子生疏了,再想亲近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喜欢这个宠妃会读心请大家收藏:()这个宠妃会读心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