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乾圣十五年三月十九。
随着一列火车轰鸣着缓缓驶入帝都南京大明门外的火车站,一群欧洲人从车上走下来时,意味着大明与欧洲的联系,发生了某种实质性的变化。
尽管大明的使团仍然在欧洲,朱由彬的访欧之行还未能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中西文明间的接触就此掀开了一个新的篇章,这是第一次,中国真正的去了解欧洲,了解那个万里之外的异乡。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朱由彬的出访其意义甚至不逊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因为这意味着另一场更为伟大的事业的开始。
是什么样的事业?
正如张骞之后,大汉对西域的征服一样。其实,朱由彬的出访也含有相似的意义。这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开始,意味着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的开始。
而对于17世纪的中西文明来说,它的意义同样也是非凡的。科技倡明的大明,让所有的来访者以及留学生在惊讶之间,更是充满了羡慕之情。中华文明给这些欧洲人带来的冲击是极为深远的。
以至于后世的不少学者在提到这一阶段的历史时,首先提及的就是这些访客的到来,让整个欧洲意识到其文明的野蛮与落后,从而开始了向大明的全面的学习,华夏文明在欧洲的传播便就此拉开了序幕。就像一千多年前,中国的周边国家纷纷羡慕着华夏文明。从而主动的选择华夏文明一样,现在这些来自万里之外的异乡人。在目睹了华夏文明的昌明之后,纷纷做出了最直接的选择。
羡慕他。臣服他,学习他。然后到最后。也许他们中的很多人就会成为他的一份子。
在法兰西特使菲利普一世觐见之前,朱国强已经在宫中召见的郑渡,向他询问使团出访事宜。
“……舰队在泰晤士上向伦敦城发射了火箭,燃烧弹点燃了整个伦敦城。大火足足燃烧了四天。”
火烧伦敦!
听着钱熙的讲述,朱国强的心里那是一个可惜啊,当然不是可惜被烧毁的伦敦城,而是没能拍下一部记录片。
比如《火烧伦敦城》。
这事听着都他娘的解气!
何止是解气,简直就是解恨。
在另一个世界,就是英格兰那货,把圆明园给烧了。
现在好了,大明把伦敦城给烧了,烧得好啊!
而更为惊人的是什么?
不是英格兰人是多么的能歌善舞,而是英格兰的那个查理二世,做出了另一个选择——向大明称臣,成为大明的属国。
“……查理二世国王决定派遣沙夫茨伯里伯爵前往南京朝觐天子,请求天子册封。”
从今以后,英格兰就不再是英格兰了,而是大明的英格兰!
租界、驻军、贸易特权,所有的这一切曾几何时可都是大英帝国在满清制定的游戏规则啊。
而现在,这一切都被大明原样奉还给了英格兰,这简直就是……再好不过。
“那就赐他金印吧!”
现在,对于藩属也好,土司也罢,大明绝对不会吝惜于一张纸、一封印,纸也好,印也罢,看似不起眼,可只要他们接受了,那就是“自古以来”了。
“自古以来都是属于大明的”。
或许现在英格兰那边还谈不上,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最多一百年,英格兰就会变成“自古以来”的地方。
至于他们愿不愿意……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只要大明愿意,随时可以册封一个苏格兰国王、也可以册封一个爱尔兰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