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还是比较大的“贼寇”,当然,在众多穷苦百姓的眼中,这第二批的“贼寇”也可以称为是“义军”。
在经历了万平之乱后,现在崛起的“贼寇”,本质上与先前的万平军有着天壤之别。
比如万平军的“宗教色彩”,在新一批的“贼寇”身上并没有多么浓郁,而揭竿而起的阶层,也多为“地主阶层”,确切的来说是基于“地主与农民”阶层之间的阶层,有些人甚至是当地的乡绅土豪,有着一定的社会名望。
在他们的口中,起义之军,纷纷自称“义军”。
而所谓的“称王”,也可以视为江湖上的一种“威望之人”的自称。
这一年是宣和三年,各地各州兴起的大小义军数量高达数百支。
神都无法自保,从南到北,天下全都陷入了动荡的战火之中。
也就幽州有曹肃坐镇,稍微好一些。
但幽州内部也有动荡,只是被曹肃更早一些的发现在了萌芽之中,全都消灭掉了。
宣和三年十一月。
禹州境内的十数支义军组成了联军,攻破禹州境内大城珑北城,珑北是禹州境内大城之一,义军再次攻破珑北城,阵斩朝廷大将尚晏,随后开仓赈济饥民,奠定了中原地区起义军胜利的基础。
天下动荡,神都危机,整个宣和三年,尤其是下半年,乾元全境都陷入战火之中。
万里疆域全是烽火缭绕的起义军,其中已经分不清有多少是起义军,还有多少原先是“官家人”,见起义军势大,转而脱掉官皮,转为了起义军。
比起前几年的万平军,这一次的全境起义,更是难以剿灭。
乾元朝内人心浮动,剿匪剿匪,剿匪的人都没了,还拿什么剿匪?
------------------------------
宣和四年,起义军的数量还在急剧增加。
除了农民起义军,还有一些兵变的队伍。
朝廷无力剿匪,神都又被陶明文这一大贼寇围困,很多地方都被切断了联系,一些将士拿不到粮饷,在调防和转战的过程中,直接发动了兵变,也加入了义军队伍。
这一变化,使得整个乾元王朝加速了崩坏。
此时,远在北方的曹肃,也一直未能与朝廷取得联系。
整个朝廷,皇帝、太后、右相、太尉、大将军.......众多复杂的势力凑集在了一起,很难有明确的指令给到他,而他便一直按兵不动。
只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操练精兵,同时发展农桑商贸,持续不断的扩建幽州府。
幽州府外的新城规划面积更是超过十万亩,相当于再造一个前世的古长安。
如此浩大的工程量,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海量的数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喜欢这个武夫好凶猛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这个武夫好凶猛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