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吕方也回了禹元纬的府邸。
到家的时候,禹元纬已经在家中了。
“老师。”
吕方到正堂里,先是给禹元纬施礼。
禹元纬笑眯眯问道:“考得如何?”
他还是寄希望这个弟子能够回心转意,以后走上仕途。
吕方没有想这么多,只道:“学生自觉还不错。”
然后便说到赵修筠想要来拜访的事情,“学生在考场中遇到宁远的旧交赵修筠,他说今日想来拜访老师。”
禹元纬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
吕方接着又道:“若是老师不想见他,学生等会儿让他回去便是。”
禹元纬轻轻叹息了声,“既然你都已经应承人家,再叫人回去也不妥,那就见见吧……”
到他这个层次,当然知道赵修筠为什么会要来拜访自己。同样也很清楚,仕途上并没有绝对的公平可言。
且不说别的,有很多考生有举荐、恩科的机会,而赵修筠他们这样的学子,是肯定没有的。
纵然在科举时取得同样的成就,他们以后的出息也肯定远远不及薛良策他们那些人。
可惜,这些不是他禹元纬能够改变的。莫说他只是工部尚书,就算他是尚书令、中书令,也很难改变这种局面。
因为想要改变这种局面的人太少了。即便是那些鲤鱼跃龙门的寒门学子中,在出人头地后,还能想着为寒门学子开路的,也不多。
起码现在的大渝朝是这样。
想及此处,禹元纬还是生出了些怜惜之心。
吕方点了点头。
刚用过晚膳不到半个小时,赵修筠就带着那杨姓书生来了。就是宁远县去年得中举人的那个四十多岁的书生。
由老李领着进正堂。
“学生赵修筠见过禹师。”
“学生杨晓龙见过禹师。”
两人都很庄重地给禹元纬施礼。
因吕方特意提醒过赵修筠禹元纬不喜别人送礼,是以两人倒也没有带什么东西。
“请坐吧。”
禹元纬眼神从两人脸上划过,说道。
两人正襟危坐,屁股只敢挨着半边椅子。
禹元纬见两人拘谨,微笑问道:“会试如何?”
赵修筠和杨晓龙不似吕方那样只是说考得还行,先后开口,将自己考试时所答的条策大致说给禹元纬听。
有条有理,让吕方都有点儿惊讶。
从两人答题上就能看得出来,虽然两人对于海贸颇显生疏,但对于治农,却都有不浅的见解。
而他们两人在荆南郡中尚且都不算拔尖,可想而知,这个年代的书生并非是读死书的。
只是受制于眼界,他们在考卷上作出的那些陈条,也算不上惊艳就是。
中规中矩。
而且并没有能说到根本问题上。
大概,是不敢说。
毕竟已有前朝做为前车之鉴。大举改革农业,必然触犯那些贵族利益。
没人敢冒这样的大不韪。
连吕方自己,也没有在考卷上提什么“均田制”、“取消贵族特权”之类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