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为,可召交州诸地商贾,令他们自收自运到张掖,朝廷按市价采买,给予一定的蠲符补贴。”
亏不亏?
肯定有那么一点,但舍不得娃儿套不住狼,舍不得婆娘套不住登徒子。
这个条件,其他地方的商贾未必接得住,但交州的商贾是何等的精明啊!
交州后世自称为“东南亚犹太人”,不是没有道理的。
以他们那种多头讨要好处的习惯,范铮笃定,让他们运送稻米过来,他们一定趁机夹带珍珠、兽皮之类的贵重物品过来,以逃商税。
嗯,这是交州一带一惯的作风。
当然,具体操办就没有范铮的事,范铮只负责抬嘴叭叭。
永徽天子眉飞色舞:“甄邦之事,范卿听说了吧?”
范铮老老实实叉手:“臣代劣徒谢陛下隆恩。”
就说嘛,论资排辈,甄邦还不至于跨度那么大,都快扯到蛋了。
背后有天子钦点,那就正常多了。
长孙无忌再把握政事堂,六品之下官员的任用,还是会给皇帝颜面的——他又不想当司马懿。
嗯,投桃报李,回去叮嘱所有敦化坊民,某些话尽量别提。
虽说提了也无伤大雅,可伤人自尊。
——
樊大娘荷叶鸡今日关张,甄氏宅院喜气洋洋,标志性的“哈哈哈”不绝于耳。
樊大娘亲自下厨,美食、小食络绎不绝地抬上来,看得范鸣谦直咽唾液。
范百里笑道:“斯文!你身为舅舅,怎么也得顾着外甥啊!”
说的外甥,自然是缠着范鸣谦玩的甄行之子甄尚枚。
甄行得意洋洋地拿这名字在范铮面前炫耀时,范铮一口三十年陈酿老槽无处可吐。
巫桑的体型并未因此受多少影响,该瘦还是瘦。
旁边,樊胜领着妻儿,遍尝樊大娘的手艺。
“阿姐的厨艺从小就好。”
看着大快朵颐的娃儿,樊胜喜滋滋地介绍。
婆娘,啊,不对,是郡夫人颜氏终于不再对樊胜武夫的身份抱成见了。
倒是樊胜的耶娘,于一年多前已然辞世,看不到今日的盛况了。
三喜临门,无怪樊大娘乐得合不拢嘴。
一喜:多年在中郎将位置上蹉跎的樊胜,终于在范铮的助攻下,正式成为飞骑将军;
二喜:御史台从九品下录事,跨越数个台阶,成为从七品下主簿;
三喜:不着调的户部从九品上主事甄邦,大步跳跃,成为从六品上金部员外郎。
甄邦嘴撅得能挂油瓶:“凭啥我就不着调了?”
樊大娘斜睨甄邦,鼻孔里哼了声:“大郎娃儿三岁了,伱的婆娘呢?”
甄邦立刻委委屈屈地低头,不再说话了。
倒不是他喜欢抱背之欢这种调调,纯粹是想自由自在过上两年。
可这世上哟,哪来的完全自在?
总有一个烦恼,能在你心头戳上一刀。
范铮暗示了一下甄氏兄弟晋升的缘由,甄行立刻明白了,保证尽快传到每个坊民耳中。
今天可能赶不上三更了,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