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大唐运动会(一)(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强权是建立在绝对实力的基础上的,有个词叫“一力降十会”就是这个道理,简单来说就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是大爷,国家和国家之相处之道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

诸国竞技这样类似运动会的重要赛事在前朝的时候就有过,那个时候中原以外的国家都忌惮隋之强,在杨坚的高压不得不偃兵息武,该以这种方式来估算诸国的军队的战力。与今天最大的区别就是参与的国家的数量,规模和科目没有那么多而已。

皇帝这个人就是这样,要么不做,要做就要远迈秦汉,虽说看起来有些好大喜功,但不得不说这是个宣扬国威的好办法。有时候,李承乾常常在心里想,要是皇帝和杨坚同处一个时代,那该是一个什么场景,这壮阔的江山最后是谁主臣服呢,关公战秦琼算的上是一个好的戏码。

既然比的是行伍上的本事,那自然是少不了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这些基本的科目,天下奇人异士颇多,在这些笔试中,各国多少都得到一个或者两个头筹,个个是红光满面,喜形于色。

作为东道主,不能在和诸国在这些小的项目争强,且让大伙儿去乐呵去吧,同时皇帝也有明确的旨意,综合排名第一者可以在最后三项比赛中和大唐的参赛队一较高下。

这三项分别是弓箭、马球、骑战,其中马球和骑兵对战是主要是考验骑兵的战力,作为目前作战的主力兵种,这是最能考验一个国家军队战力的科目。定科目的时候,李承乾曾提出过疑问,用得着设立两场骑兵的科目吗,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可皇帝回答却十分大气,有些人打败他一次,人家心里肯定是不服的,可要是接连打他两个耳光的话,这肯定就清楚了天朝上国的能力了。更何况,三局两胜更容易决出胜者,在最大的限度上避免了平手的可能。

吐蕃在这次竞技中表现的挺卖力,就像副使支·塞汝贡敦说的那样,人家还真没让李承乾失望,硬是以综合排名第一杀进了决赛。西内苑校场诸国使团的席位上,最高调的就是吞弥·桑布扎和支·塞汝贡敦二人,穿的不仅花花绿绿的,更是高声的为场下的吐蕃射手助威。

当然,这助威是李承乾从他们的肢体动作和表情中理解出来的,毕竟谁也没工夫研究他们那种生涩、叽里呱啦的语言。特么的,搞得跟跳大神一样,真不知道这些高原上的猴子是怎么搞出这些戏码的。

大唐的弓之制有四:一曰长弓,二曰角弓,三曰稍弓,四曰格弓。长弓以桑柘,步兵用之、角弓以筋角,骑兵用之、稍弓,短弓也,利于近射、格弓,彩饰之弓,羽仪所执。

除了长弓之外,其他三种弓都因为结构断下等原因无法形成重弓,所以场中摆着的弓都是长弓,分别是一石至六石,最大的七石,在现今,士兵一般都是二石,三石弓。将军也就是四五石的弓。那些用弓的名将,比如李广黄忠之流,也就是五六石。这七石的重弓原本就是摆设,正常来说根本排不上用场了,赛前还是李承乾特意吩咐岑长倩放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