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像儒家那样用道德来衡量战争的对错,这种观点纯粹是脱了裤子放屁,在这世上胜利者是不受职责的,也有资格提出任意的条件。前番皇帝的给回本上说了,朝中的儒生们竟然觉得称臣就够了,陪不赔偿都是次要的,要的就是大国的范。
这特么不扯淡的吗?为了此次自卫反击的胜利,唐军付出数万战损的惨烈代价,敢情死的不是他们家的孩子,兵也不是他们带出来的没人心疼是吧。就这一仗造成了多少孤儿寡母,多少人家绝嗣,不给将士们一个交代,这兵以后还怎么带,谁特么还能死心塌地给朝廷卖命。
皇帝圣谕说的很明白,只要价格让他满意,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什么都看不见,出什么情况都由李承乾自己拿捏分寸,不管是江源还是长安。对于这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作法,皇帝还作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那就是儿子成家立业了,东宫添置什么家具,不需要跟他这个父亲打招呼。
别说有这话在前,就算皇帝没说过,李承乾也不会白白的放过这个敲松赞干布一笔的机会,再说有功将士的赏赐,伤残阵亡的补贴,那样是不要钱的,自己不找补去,回头钱花多了,那些大老爷们还特么不集体上吊去啊!
禄东赞没有选择,如果可以他宁愿把自己的老婆孩子压给李承乾,大唐这一笔敲得不轻,吐蕃的府库包括王室的内府现在跑老鼠都行了,这么一来就不知道要有多少年才能恢复到战前的国力和军力了。
同时大唐还拒绝禄东赞要赎买俘虏的要求,出了打仗不带点俘虏回去怎么搞献捷,大唐还有那么多路没修呢,你们的那些败兵不正好排上用场吗?等他们在我大唐劳动改造个十年八年的,学会了如何敬仰天朝,倒时候再来接吧!
接收了吐蕃称臣的国书和赔偿后,李承乾把江源、湿隆、察怡、格英、阿木、瓦切等地划归松州治下,以牛进达为松州大都督,节制松州境和新站之地的军政要务。然后又给杜荷弄了个五品参军的职务,专职在新占之地的修筑城池,既然到了大唐的手里,那就段没有再与余人的道理了。......
收完了尾巴,李承乾则下令大军拔营起寨,各部依照预定的顺序开始返朝,协调地方衙门、军府,及繁琐的调动情况,由李道宗领衔,苏定方和苏世长二人辅之处理。
而他自己则带着一众亲信和兽营留在了松州,按理说大军主帅是不应该轻离大军的,可李承乾还有差事没不说,更为主要的是那个人快不行了,不去看他一眼,李承乾在良心上实在过不去。
松州-伤兵营地,江源道所有的伤兵都被送到这里,这座伤兵营和以往的大有不同,江源军在这里不仅囤积了大量治理外伤的药,还把伤势轻重不一的分门别类的安置在不同的区域以便救治。
看着伤兵营在众医主持下有条不紊的运行着,李承乾的心里好受不少。为了让士卒们能得到最好的救治,死亡率能降到最低。早在开战之前,他就把大部分的军医都派到这里,甚至还把附近州府所有的郎中一股脑都征用了,以现在的医疗条件效果能维持这样已经是不容易了。
听完了伤兵营校尉的汇报后,李承乾带着李晦转身来到了东面的一处帐篷中,一进帐篷一股酸臭的腥气直冲脑门,里面有两个医者正在忙活着给床上的伤者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