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在国外的留学生,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光鲜。文化的差异很大,有很多让人心酸的事,虽然在伦敦也有唐人街,也有中国人的组织机构,但是在学校却没什么大用,最后靠的还是自己。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导师有一个很好的课题和论文,你觉得他是给英国人还是给黄皮肤的中国人?他们是不会来过多的关心我们这种异国他乡客的,一切只能靠自己。”
“我家人都是商人,我也很顺利的考进伦敦皇家学院,一个人漂在国外,刚去的时候还真的有些不安。皇家学院在英国算是高等学府了,里面的中国人比较少,一来是国内的教育体制相差太远考不上,二来是学费比较高昂,考上了也不见得有多少人去。大部分人宁可选择便宜一点的二流大学,反正完成学业后回国的出路也差不多。大概皇家学院所有分校加起来中国人也就一千多而已。我所在的科系,加起来不到二十人,只有三个和我一样是从国内过来的,其他的要么是华裔,要么就是从小就在国外,接受中国家庭教育的那种。”
“虽然国际都在抵制种族歧视,但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像我们要是在学校被人骂上几句,我们也不敢还口,谁较他们人多势众呢。所以开始的那段时间,环境差异使我过的很艰苦,没什么朋友,也不想和那些人打交道。家里每个月寄来的钱也还算可以,但是在英国的消费远远不是父母所想象的到的。学校又没有中餐,只有面包、牛奶、pasta这类食物,吃不惯了就吃方便面,要是吃其他的东西换换口味,少说也要几英镑。”
“我在学习上很刻苦,我的导师也很看的起我,课程论文都让我做,一次导师跟我说,linsk,你要是想快速毕业拿到学分的话,就必须付出一些什么。其实当时我就知道了,就是塞钱呗,很早就听同学说过。当时心里的确不舒服,但是想想也就释然了,你要在中国开个厂,办点事,也要塞点钱,事情办理起来在会加快速度,而且不会出乱子。这样想想也好,花点钱早点毕业早点回过也不错。”
“一般出国的心境都不一样,在外求学更多的时候靠自己,家里虽然不停的给钱,但很多时候想想他们为自己也辛苦。所以这件事我一直就没跟家里说,希望给家里一个完美的我,成为他们的骄傲。是依靠刻苦努力才顺利的提早毕业,而不是通过变相的塞钱缩短了学习的时间。”
这时候的林上康说的嘴巴有些干,喝了一口水后,看看安杰还在倾听着,于是笑了笑,说道:“不好意思,说讲故事却讲起了我自己的人生经历。在国外的酸甜苦辣憋在心里太久了,一直都没有和人倾诉过。”
“没事,我爱听,你继续讲吧。”安杰笑着摆摆手,不让林上康感到有什么不愉快。
林上康开始了接下来的叙述:“正因为缺钱,于是我也选择了打工,在唐人街的一家中国餐馆做服务员,收入也还不错。那段在唐人街的时候感觉过的很愉快,进进出出的大部分是中国人,厨子,跑堂,服务员也来自中国的****,全国各地的口音都有,闲暇时刻跟他们一起聊天,讲讲当地的事情,还有在国外生存的经历。工作是辛苦的,但心情还是很好。”
“第一年我差不多就可以修完所有课程了,但学校不同意只进入一年就给予毕业,这样破坏了学校的宗旨。于是我又选择了选修统计学,也继续在那家中国餐馆干一年的服务员。”
“那时候餐馆来了一个女生,也是来英国留学的。她和我当初一样,来餐馆问问需不需要人手。这个女生很漂亮,很有气质,感觉就和明星一样,餐馆老板看到如此外貌,自然求之不得了,让她做服务员。很凑巧的是,那个女生被分配到了跟我一组,让我带带她。”
“一起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和她也认识了。聊的也比较多,双方的情况差不多都知道了一点。她家境不错,来这里打工不单单是为了钱,也有一部分是为了来练习口语。那时候也知道她和我是一个学校,只是不同院系。她是皇家芭蕾舞蹈院校的,我是经济学院的。两所院校虽然都在伦敦,但却相差的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