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华,此人朱由校在前世都听过了,在崇祯元年就整顿京营,收效显着,但受到排挤走了,崇祯十七年自杀殉国,是个忠诚有能力的人。
“此人不错,是个合适的人选。”
朱由校顿首满意的说道,随后他又问沈灌。
“沈爱卿,伱可有合适的人选?”
沈灌见皇帝询问,他也早早有了腹稿。
“陛下,臣建议现任刑部尚书黄科瓒,他也曾任协理京营政务一职,在任期间还与泰宁侯陈良弼合铸大炮,效果显着,陛下也是知晓的,可见其二人相处的还是不错的,现在泰宁侯总督京营,日理万机,更是需要能臣在一旁协理,定会事半功倍。”
沈灌说实话也没合适人选,这黄科瓒也不是齐楚浙党的人,但是无关紧要,只要东林的人任不了这一职务就行。
沈灌的建言其实更能打动朱由校,他现在是不想让文官多管京营中的事,这李邦华虽然历史上改革京营成效显着,但现在已经不用他这般做了,这种有能力的人完全可以另有他用嘛。
反而黄克缵不错,年事已高,估摸着就要致仕,以前还跟陈良弼关系不错,定不会指手画脚。
“黄克缵以前担任过此职,确实是合适的人选,那就他了。”
沈灌闻言大喜,连忙拜谢,一旁的刘一燝等人见此事陛下已属意此人也不好坚持什么,便默不作声。
接着朱由校又留了他们说了下辽东的奏报,他看到熊廷弼跟杨涟在辽东又是抓奸细,又是抄家,收效显着,现在已经收缴了两千多顷土地,等来年再垦荒后,估计会更多。
他也是越发满意,杨涟此人去辽东正是去对了,于是就当着刘一燝他们的面,夸奖杨涟做的确实不错。
不过他也在担心,捣毁了建虏在辽东奸细,得知朝廷早有准备后,那明年的辽阳之战会不会像历史上那般如期发生。
尽人事听天命,他也不能凭空让辽东造兵,让陈良弼造的新营组建不久,战力按照昨日表现来看只能说是一般,也不能贸然送去辽东。
现在只能是多给点钱和装备,全力支持熊廷弼,给他充分的信任。
——
辽东战事看起来迫在眉睫,西南也在暗流涌动。
朱由校自穿越以后就想防患于未然,想在奢崇明与安邦彦作乱前探得情报,提前做好布局,于是就让骆思恭派锦衣卫前往四川、贵州等地查看情况。
骆思恭也知道此事是皇帝密令,不敢怠慢,当即便派锦衣卫千户刘北鱼为首,带二十余人刺探情报。
而此刻刘北鱼一行人已经到了永宁宣抚司(现四川省叙永县)。
所谓宣抚司是明代土司世袭官职。明朝为了巩固在西南地区,大量设置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按等级可以分为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武职和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文职等等。
而永宁宣抚司便是由四川奢家世袭,相当于是土皇帝,朝廷也是鞭长莫及。
现任宣抚司使就是奢崇明,他虽担任宣抚司使只有十五年,但早已根深蒂固。
只是他在宣抚司虽是土皇帝,但朝廷为了能够加强对西南土司的管理,往往会任命流官和土司一起管理,这些流官本就不愿来这些“蛮荒”之地,来了以后也看不起这些“化外之民”,因此经常对当地土司多有羞辱,还老是盘剥索贿,奢崇明便经常受其盘剥,对明朝廷设置的流官恨之入骨,心中慢慢有了反意。
于是准备效仿播州的杨应龙,也起兵造反,但他聪明,为了不重蹈杨应龙的覆辙,准备暗中做准备,联络周边土司打造兵器、训练部队、趁机起兵造反。
刘北鱼自北京出发,经河南至重庆,置办了些货物,装成去永宁做买卖的生意人,借机打探情报。
只是一进永宁地界,他们就发现,永宁宣抚司的兵卒对外来人,特别是汉人搜查的特别严格,来自哪里,去哪,干什么都要查问清楚。
幸亏他们早有准备,身份也做的天衣无缝,再加上一路用银钱开路,才不至于被刁难。
等到了永宁卫,他们也在当地租了个货栈,把手中的货四处散卖,暗中跟当地人拉拢关系,向当地人打探消息。
但是永宁卫本就是彝族土司驻地,他们外来人贸然到此地,习俗语言不一样,刻意交谈一下子就引起了本地人的警惕,根本不愿与他们多说话,还有许多人向宣抚司衙门报信,说有可疑的人刺探情报。
这让刘北鱼甚是头痛,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感谢书友一剑霜寒十四粥提供的刘北鱼的龙套角色。
新建了书友群,感兴趣的书友们可以点下面的连接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