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建虏请和(2 / 2)

当年萨尔浒之战前,他就曾向明国辽东都司提出过纳贡称臣请求。

听闻当时的辽东经略杨镐认为,自己没有占领多少边地,调动大军镇压未免花费太大,所以同意了他的请求。

只是杨镐把议和请求上报北京后,当即就被明国万历皇帝驳回拒绝了。明国内阁也下命让杨镐挥师进军,讨伐不臣,这才有了萨尔浒之战。

甚至到萨尔浒战役后,努尔哈赤也再次向明国请和。并且他在书信中说自己什么也不要,只求大明给他一个正式的名号。

只是继任辽东经略熊廷弼对此嗤之以鼻,直接把请和的书信退了回来,称此例一开则边患永无宁日。更可恶的是她不但不考虑议和问题,还通报蒙古各部,谁敢和后金贸易,谁就是大明的敌人。

想到这里努尔哈赤不由感到一阵头疼,这哪里是他不想请和,是熊廷弼这一条老狗不给自己请和的机会啊。

“熊廷弼这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此事是我等有心但明国无意。我先后两次送上请和表,可都无济于事。”

“可汗说的是,并且明国历来对请和之事十分忌讳,再加上现在的形势是明强我弱,如果我等现在请和,岂不是率先露怯,更让明国轻视。”

辅政大臣何和礼也出声附和起来,心中也暗道黄台吉想得有点简单了,这个法子他早就跟努尔哈赤做过,但都没啥作用。

可是黄台吉却一点也不慌,反而呵呵笑了一声,随即上前几步,环顾众人后望着努尔哈赤说道:

“父汗,恰恰是伱强我弱,恰恰是熊廷弼不同意,所以才是最好的请和机会。只有熊廷弼不同意,广宁巡抚王化贞才有可能同意呢。”

努尔哈赤闻言一愣,一时还纳闷黄台吉为何说起王化贞,但过了一会后他也反应过来了,不禁哑然一笑。

“你倒是想的聪明,这王化贞为广宁巡抚,但在去年毫无建树,如果我们写书一封请和倒也是可行的。但我等与他们没有联系,如果贸然去信,怕不会相信我们啊。”

在场众人对明国辽东都司有过了解,现在见黄台吉居然愿意去向王化贞请和,顿时觉得这一招甚妙。

王化贞历来喜欢招抚蒙古部族,在任期间就一手促成了明国对林丹汗的招抚,有了这一份功劳后,对蒙古人也十分信任。

但他因为驻守广宁,所以辽东战事没有参与,对今年的明军的大胜的功劳,也只能看着而摸不着。

因此如果派人前去联络,他说不定会同意的,只是可汗说的对,怎么能取得王化贞呢。

面对努尔哈赤的疑惑,黄台吉早就有了想法。

“父汗勿忧,儿臣已经有了些眉目。父汗还记得之前有商贾经过喀尔喀,来到了开原、铁岭一带寻求贸易。那个时候父汗还下令赏赐这些商贾,鼓励他们贸易。”

努尔哈赤自然知道此事,而且还很重视。

由于明军的封锁,这些商贾能够不远千里来大金贸易,对解决他们物资匮乏的问题大有裨益,因此他也十分重视。

“自那以后来大金贸易的商贾就越来越多,这些商贾都不是一般人,其背后无一不是有明国大人物作为倚靠。儿臣之前就曾暗中了解过。

现在在开原有一支贸易毛皮的商队,其背后的东主就是广宁中军参将孙得功,此人是王化贞的亲信。此人既然敢参与到这等生意里面来,那就说明极重利益,如果我们以重金贿赂,让他帮我们递信跟游说,说不定会有奇效。”

努尔哈赤眼睛一亮,暗想黄台吉居然能查到这个人,这真的是意外之喜,心里对黄台吉越发满意了。

“没想到你居然是个细心人,居然能够调查到这一层,好的很。”

黄台吉一番话打开努尔哈赤的思路,让他顿时有了想法,稍微思考以后,他便定下心思,环顾众人,不紧不慢的说道:

“那就依你所言,试着通过王化贞请和,只要能平息战事,开通贸易,下诏册封我,缓解我大金粮食短缺的问题。我就可向明国称臣,不起战事。

另外这个孙得功要好生拿住,他既然喜欢钱那就多向他行贿,这种人重利轻义,以后说不定会有用奇效。”

努尔哈赤这话如同定下了调子,众人也没有了意见,纷纷俯首称是。

只是努尔哈赤跟明国打了这么多年交道,自然知晓所谓请和并不是这么简单。

现在明国强势,哪怕王化贞同意请和,明国朝廷其他大臣也不一定会同意。

所以不能坐以待毙,想到这里他也猜到了黄台吉所谓的第二条路了,于是他望向黄台吉笑着说道:

“你这个是第一条路不错,不过第二条路我也猜到了,是不是不能坐以待毙,还要以打促和。”

“父汗说的是,如果我大金盲目请和,是万万不可行。在儿臣看来,哪怕请和也必须以打促和,以攻代守。这样请和无论成不成功,我大金不至于陷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