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深入多杀为要!(2 / 2)

城阙下的交谈声,并没有吸引天子启的注意力。

笑着低下头,将湿润的眼角擦了擦,天子启便又深吸一口气。

“后来,朕又问太宗孝文皇帝:既然一百金,就足以让全长安的百姓,都能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粟米粥,那为什么不把少府的钱财都拿出来,让全天下的人,都吃上一顿粟米粥呢?”

“——让全长安的人,吃上一顿粟米粥,父皇就能高兴地从睡梦中笑醒;”

“那让全天下的人,都吃上这样一碗御赐的粟米粥,父皇,难道不是更高兴吗?”

那低沉,哀婉,又稍带些哭腔的话语声,于北阙之上再次响起,将阙下百姓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在了天子启的身上。

便见天子启轻笑间,面色也逐渐严肃了起来,望向阙下百姓的目光中,更是不由带上了一抹凝重。

“太宗孝文皇帝,却是这样教导朕的。”

“——太宗皇帝说:痴儿~”

“——少府的钱财,不是用来建造露台,又或是给天下百姓买米粥吃的~”

“——少府的每一枚铜钱,都是天下的百姓,将自己辛苦劳作所得的米粮售卖,再将换来的钱,甘愿交到少府的;”

“——这些钱,是要用来打造武器,供养武士,去和北方的匈奴蛮子打仗的。”

“——是为了保护天下的百姓,不再被胡蛮的马蹄践踏,不再担心身家性命,被那些肮脏的匈奴人威胁的······”

又是一番低沉,哀婉的话语传出,阙下数万长安百姓,只再一次红了眼眶。

只不过这一次,人们的脸上,却再也看不见丝毫笑容。

所有的人,都只带着无尽的哀伤、悲痛,以及几欲溢出眼眶的思念,垂泪低下头去。

因为人们知道:天子启方才这短短几句话,就是先太宗孝文皇帝的一生。

‘让百姓吃饱饭,用百姓缴纳的口赋供养军队,用军队防备匈奴人’,就是先太宗孝文皇帝在位二十三年间,始终在做的事。

在这一点上,先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至死不渝’·······

“呜呜呜呜呜·······”

“哇~~~~~”

片刻之后,北阙之下的人群当中,便逐渐响起一阵低微的哭泣声;

只眨眼的功夫,这阵哭泣声,便如丧尸病毒般,在这条蒿街之上散播开来,也从低沉的抽泣,逐渐化作一阵啼哭、嚎哭,嚎啕大哭。

站在北阙顶部的楼台之上,听着这阵冲天哭声,天子启也再也难忍哀痛,用衣袖捂住脸,小声啜泣起来。

那背负宗庙、社稷之重的双肩,也在这长安数万百姓众目睽睽之下,一下下颤抖起来。

在这一刻,长安城内,人神共哀;

在这一刻,长安上空,只被一阵此起彼伏的哭嚎声所占据。

在这一个,一位肉体凡胎的封建皇帝,成为了千万人心中的神明!

而这个成为神明的皇帝,当然不是此刻,于北阙上垂泪啜泣的天子启·······

过了许久,许久;

久到高悬于天顶的太阳,都逐渐向西偏移;

久到不知有多少人,哭干了自己的泪水;

北阙之上,才再度响起天子启那沙哑、悲痛,又自顾坚强的声线。

“太宗孝文皇帝,将这已经治理好的江山,交到了朕的手中。”

“从朕即位的第一天起,朕就一直感到忐忑、感到不安。”

“生怕朕一个不小心,做了什么错事、说了什么错话,就会让太宗孝文皇帝的德行,因为我这个不屑子孙的缘故,而遭到破坏。”

“——生怕有人说:能生出朕这样的儿子,是太宗孝文皇帝一生当中,唯一的一件过错······”

谒者们嘹亮的呼号声,于宫墙之上再次响起,只引得街上的长安百姓争相点下头。

在这一刻,对于素未谋面的天子启,长安的数万,乃至十数万百姓,也都生出了第一丝信任。

——不是因为天子启;

而是因为天子启,是先太宗孝文皇帝的子嗣、是先太宗孝文皇帝,亲自选定的继承人。

也正是这第一丝、仅有的一丝,因先帝而生出的信任,便让天子启的威望,达到了自继位以来得巅峰;

才让天子启接下来的话,接下来所说的每一个字,都被一旁的史官毫无漏误的记录了下来,并一字不落的留于史书之上,最终,出现在了后世人的面前。

“朕并不聪明,时常担心自己做了错事,玷污先帝盛大的恩德;”

“担心自己做的事,会为先帝始终挂念、关心的天下百姓,带来始料不及的灾难。”

“为了不辜负先帝的嘱托,朕每日都会提醒自己,一定要善待天下的百姓,善待我刘氏的忠臣义士;”

“——保护刘汉社稷的每一个子民,不被任何人欺辱!”

片刻之间,天子启本还哀婉的面容,便随着这突然强硬起来的语调,而陡然带上了一抹庄严。

气质中,更是猛然爆发出一股威压,自北阙为中心四散,让楼阙下的长安百姓,都心甘情愿的低下头颅。

就见北阙之上,中年天子神情肃穆,眉宇间,尽是鬼神莫近的无上威仪!

“现如今,东方有悖逆祖宗的乱臣贼子,叫刘濞、刘戊!”

“他们违背了自己、自己的先祖,对太祖高皇帝许下的诺言,不甘心自己诸侯藩王的地位,于各自的封国悍然起兵,想要抢夺宗庙、社稷的归属!”

“——为了遮掩这种以下犯上、起兵篡逆的卑劣行径,就连朕的老师,都被他们污蔑成了奸臣、乱臣!”

“他们起兵篡逆的举动,也被粉饰成了‘因为忠于社稷,才为皇帝铲除奸臣’的忠义之举!!!”

说到这里,天子启已然是勃然大怒,早就握成拳的右手,更是重重砸在了身前的护栏之上。

“——朕,绝不答应自己的老师,被这些乱臣贼子污蔑、迫害,甚至杀死!”

“——也绝不容许他们的乱兵,伤害朕任何一个子民!”

又是接连两声咆哮,天子启才阴沉着脸,皱紧眉头,将双手扶于护栏前。

只那阴沉若水的面容,在这片刻之内,便肉眼可见的扭曲了起来·······

“诏谕!”

“任中大夫袁盎,为太常!”

“德侯刘通,为宗正!”

“太常、宗正,各为正、副使!”

“即刻从长安出发,将朕的意志,告诉起兵做乱的刘濞、刘戊!”

“如果贼子愿意醒悟,朕,会原谅他们的过错,并允许他们,在先祖面前自尽!”

“如果贼子仍不幡然醒悟,便告诉关东的将士们,以及每一个汉家的忠臣义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太祖高皇帝,亲自表彰有功德的人,分封了诸侯。

(赵)幽王、(齐)悼惠王没有后嗣,封国已除,但先太宗孝文皇帝哀怜,给予了他们恩惠;

封幽王的儿子刘遂,悼惠王的儿子刘卬为王,让他们各自奉侍先王的宗庙,成为我汉家的藩国。

这恩德,可以同天地媲美,与日月争辉。

但吴王刘濞违背德行,忘恩负义,引诱、接纳天下的亡命之徒,淆乱天下的钱币,称病不上朝,至今已有二十多年!

有司多次上奏,诉说吴王的罪状,但先帝都宽恕了他,希望他改过自新。

没想到他现在,反而与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卬、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联合造反,做出叛逆的事来。

他们起兵危害宗庙,残害大臣,以及朝廷派去的使臣;

胁迫万千百姓,乱杀无辜、烧毁百姓的房屋,挖掘百姓的坟墓!

现在,胶西王卬等人更加暴虐无道,焚烧宗庙,掳走宗庙的服器。

朕!非常痛恨他们!

从今天开始,朕穿着便服,走避正殿,希望将军们,劝导你们麾下的将士,攻打所有造反的乱贼!

——攻打造反的乱贼,要深入多杀才算有功劳!

凡是被捕捉的乱贼,只要是食禄在三百石以上的,都要杀掉,绝对不可以释放!

若有人敢议论诏令,或不遵从诏令,一律!处以腰斩之刑!!!”

后天上推荐,明天的更新放在23:58、23:59。

后天还之前欠的更新,具体能还几个不清楚,反正遵循一个‘只要写不死,就往死里写’的原则。

希望各位大父继续支持。

竖子血狸奴,再三拜谢······

(本章完)

/133/133765/32204660.html(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a href="https://www.longtanshuw.net/">www.longtan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