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我是神医,绝对不是瞎猫
2009 年的4月,我作为特邀写手参与了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祭的采访工作,去了震中映秀、水磨古镇、汶川县城、萝卜寨等许多重灾区考察,连绵不尽的裸露着的山体,依然混浊的奔溅的岷江,都给我极大的视觉冲击,辗转在不同的灾区里、不同的人群中,曾经秀美的崇山峻岭、曾经清澈的母亲河,记录了大地震的血泪细节,为生者庆幸,为死者扼腕,祭奠,是因为我们不想忘记。
半月后回到成都,4月底的一个下午正在整理资料,准备写成内参,本院皮肤科吴医生电话我:“下哥,我有一哥们,尿道炎迁延不愈,麻烦你给看看。”
这是一次很滑稽的会诊,地点在医院旁边的一座茶楼,吴医生手里拽着一叠病历,汇报病史的不是病人,而是病人麾下的一名小弟。
我不悦:“病人呢?”
小弟忙不迭地道歉:“你正对面坐着的就是我老大,他日理亿机,在与水磨古镇的相关领导讨论灾后天然气工程的援建。”
眼光扫描过去,他的老板除了拥有一副彪悍的身躯,上帝还另外配送了一张每次都引起人民警察高度警惕的霸气面容。
病人不愿意与医生面对面,按道理我应该拂袖而去,不过念及病人对灾区人民的一片赤子之心,敷衍一下了事。
病人的主要症状是尿道口分泌物伴轻微尿痛,无明显尿频、尿急,尿常规提示白细胞增多,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检测均阴性,去了成都市内数家三甲医院,均诊断为急性尿道炎,用了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双联抗菌素静脉输液一周,一点效果没有,改用阿奇霉素口服一周,症状依旧不见丝毫好转。
突然有些明白病人的心境了,行走拥挤的街头,凛冽的江湖大哥风范一览无余,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偏偏患了该死的尿道炎,就算老子有不洁性行为,也不至于四处求医却毫无起色。大抵是他的朋友固执地推荐了小有名气的下水道老师,心存疑惑地试试而已。瞄眼过来下老师偏偏是走路重心偏低的鸟样,面对面问诊的程序也免了。
我的脑海里迅速掠过尿道炎的各种知识,对病人的小弟说:“买一盒美满霉素试试。”
对医患关系来说,病情不能正常交流,治疗更是无从谈起。延伸到人际关系上,灵魂不能平起平坐,感情自然无处栖息。
我起身告辞,中间人吴医生送我到门口,问我:“你肯定他是非淋菌性尿道炎?”
我回答:“经验告诉我,肯定是。”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性接触传染的一种尿道炎,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以查到沙眼衣原体或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等多种特异性微生物。
非特异性尿道炎与淋病一样,多发生于青年性旺盛期,在欧美已超过淋病,居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首位;在我国,也呈逐年递增趋势,成为第一名指日可待。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病人中,女性是男性的4倍左右,其中75%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无临床症状,成为病原携带者及传播来源,这是目前非淋菌性尿道炎防不胜防的最重要原因。
我倒是强烈建议女性的支原体及衣原体检查列入常规体检项目。发病缓慢,症状轻,不容易受到重视。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可持续存在数月之久,且治疗需要较长时间。未正规用药后有并发症者,可长期带菌。性交时不用阴茎套,也造成了非淋菌尿道炎的不断扩大流行。
非淋菌性尿道炎潜伏期为1~3周,起病不如淋病急,症状拖延,时轻时重,但比淋病轻。约50%的病人有尿痛、尿道痒等症状。初诊时很容易被漏诊。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表现为尿道不适、发痒、烧灼感或刺疼,尿道红肿,尿道分泌物多为浆液状、稀薄、晨起有“糊口”现象等。依靠涂片及培养可以明确诊断,部分病人涂片及培养依然为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