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363章:镇国,公主</p>
请张院长用过膳,晏竹笙便拜师了。</p>
香案等东西备好,晏竹笙三拜张院长为师父,每日过了午后都要去缉查院习武。</p>
张院长受了礼,摸着胡须笑道:“郡主烧得一手好菜,那我这个老头子,可就要常来蹭饭了,收了个徒弟好处还是挺不错的。”</p>
众人皆笑了。</p>
晏臻看弟弟眼里激动的模样,也是替他开心。</p>
把张院长送出了门,晏竹笙上前拉着晏臻的衣袖。</p>
晏臻扭头看他,已经快十四的晏竹笙还不算很高,但能与晏臻平视。</p>
“二姐,你竟然帮我找了个师父,我真的好爱你哦。”晏竹笙笑道。</p>
晏臻抬手摸摸他的头,说道:“努力习武。”</p>
“嗯,一定会的。”晏竹笙笑道。</p>
能得到缉查院的张院长亲自教导习武,做他的徒弟,是何等的好事。</p>
张院长并没有徒弟,他不收徒,也不教导任何人。</p>
到了这把岁数,本以为一身武艺就陪着他百年之后进入棺材,却不想竟然承了晏臻的请求。</p>
“这是……为何啊?”晏相爷疑惑不已。</p>
晏夫人是高兴的,闻言笑道:“你别管这是为何,只要咱们的矗儿能学到本事,便是好的。”</p>
晏相爷点点头,笑道:“早前,晏臻说矗儿会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初初我还合算着,不过学了两手基础,如何能当得上文武双全?如今算是明白过来了。”</p>
都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p>
这姐姐之爱弟,也是如此啊!</p>
快报在连续七日奔波赶路,终于在六月二十七的这一日夜里,送到了京城。</p>
然后急急递到了宫中,大启帝当即派人召集大臣们连夜上朝。</p>
晏相爷,晏臻也被传了去。</p>
父女二人从马车上下来,有宫人提着灯笼在旁边引路,一路到了永和殿。</p>
里面灯火通明,已经来了好些大臣。</p>
晏臻和晏礼一出现,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二人的身上。</p>
文尚书紧跟后面进了大殿,在位置上坐好了。</p>
“也不知情况如何,如今天也将亮了。”文尚书说道。</p>
接近寅时二刻,五更天。</p>
外面还未露白,却也差不大多少,当是提前三个时辰上朝会。</p>
不过,这事关北上潍海之滨的战事,自然比任何事都要紧。</p>
文尚书说着,看晏臻:“臻儿很是淡定。”</p>
晏臻揖礼,说道:“预料之中。”</p>
战事结果,预料之中吗?</p>
往常也不是没有大风大浪,潍海之滨诸多岛屿不都能安然无恙的渡过这些灾难,偏生这次,那些蛮夷族占领了岛屿,便活不下去?</p>
怀疑,深深的怀疑。</p>
待大臣们都到了,各自坐下,外面的天空露出一丝丝蓝白色,大启帝来了。</p>
大臣们行礼,一个个都安静的等着天子发言。</p>
大启帝看了眼众臣,再看安静坐在晏相爷身旁的少女。</p>
“晏臻。”他开口。</p>
晏臻闻言起身,揖手做礼:“陛下,臣女在。”</p>
“你猜一猜,北上潍海之滨的战事结果,如何?”大启帝说道。</p>
所以人都看晏臻,再看大启帝那张瞧不出来半点情绪的表情,喜还是怒?好还是坏?</p>
“恭喜陛下。”晏臻说道。</p>
嘶!</p>
晏臻说这句话,几乎没有半分犹豫,她笃定,自信的知道这次能胜。</p>
五六日的狂风暴雨,海上掀起巨大的海啸,席卷过所有的岛屿。</p>
在岛屿上的那些蛮夷族,几近全灭。</p>
遗留下来的那三三两两,也不过是乌合之众。</p>
事情得以结束,大启帝也是松了一口气,他赌这一次,成了。</p>
“陛下,六月潍海之滨会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海啸,若是与蛮夷族在海岛上拼战,海啸来临便无法撤离,所有士兵皆会命丧海里。”</p>
“陛下,臣女以项上人头做担保,若是没有海啸前来,臣女以死谢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