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嫁人就嫁电子厂员工(2 / 2)

重回1980小人物 天劫男 2456 字 2023-01-06

电子厂的员工早已经是全套配置拉满,甚至有人还买了小汽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制大 制枭

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而那一响就是录音机或者是收音机,更甚至到了最后出现了录音机跟收音机的合体。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更愿意把这一响改变成为电视机。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不仅仅是一响,从收音机变成了电视机。

三转也渐渐多了一些内容,人们更愿意给自己的家里配置一台冰箱。

生活中有一台冰箱,那么对于这个家的生活质量提升的不仅仅是一点点。

而在这个时代之中,对于女人来说,即便是双职工的家庭。绝大多数女人下班之后还要操持家务。

她们需要打理自己的家庭内务,而这里面最浪费时间的就是洗衣服。

全家人的衣服加在一起没有两个小时根本无法清洁完毕。

如果再定期洗一洗床单被套,或者到了冬天全是厚的衣服,那时间只会更加的拉长。

很多人在冬天因为洗衣服冻得手脚冰凉,对于这种苦闷也只能是默默忍受。

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结婚的时候,家里能配备一台洗衣机。

而到了这一步,自行车,缝纫机,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有的人还希望家里能有一台空调,就算没有空调也希望有电风扇。

甚至更过分的,还有人希望家里配置一个录像机,偶尔可以在家里就能享受一下看电影的乐趣。

不过这种情况只存在于极少数家庭。

这一套配置拉下来,即便扣除掉录像机,即便买最便宜的电子产品,也需要6000块钱左右。

按照双职工家庭平均每个人40块钱的月工资来计算。

两个人每个月是80块钱的工资收入。

一年下来就算不吃不喝也不过是960块钱。

想要攒够这6000块钱,需要整整6年的时间。

而这个还是设置在不吃不喝的前提之下。

当普通人家为了这6000块钱要奋斗很多年的时候,电子厂的员工一个过年期间就能把这些钱给挣出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太多的人想要嫁给电子厂的员工。

他们要嫁的不仅仅是优越的生活,更是对于未来无限的美好想像。

一个月轻轻松松2000块的收入,有了这么大一笔收入之后,无论想吃什么想穿什么,想用什么,只要张口提需求都能统统满足。

毕竟相比这2000块钱的工资收入来说,外面的物价水平还处于非常低廉的价格。

放眼整个社会层面,绝大多数人的工资收入还停留在40块钱左右。

如果这时候出现物价飞涨,这些普通的基层员工一定消费不起。

低廉的物价更加衬托出这些电子厂职工优厚的生活。

原本这些女生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嫁给电子厂的员工,只是万万没想到,她们居然看到了改变电子厂,甚至改变整个半导体行业的那个男人。

就是眼前这个年轻人,让大家的工资收入出现了十级跳。

就是他让几百万个家庭瞬间富足了起来。

当有些地方,万元户还成为报纸头条大标题的时候。

这候 . co*m* 章汜。这个男人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迅速创造了几十万个超级万元户出来。

除了电子厂之外,但凡跟半导体沾点边的工厂,员工的工资都在疯狂的上涨之中。

&#24378&#29306&#32&#55&#53&#122&#119&#111&#114&#103&#46&#99&#111&#109&#32&#35835&#29306&#12290一个电子元器件需要的各种化学配料,都需要兄弟单位优先供给。

而这种优先供给,对于这些电子厂元器件的生产单位来说,他们愿意支付额外的一些花销。

而这种花销可不是一两个红包,而是直接按照市场价格两倍有馀的价格进行横扫。

甚至更过分的一些电子元器件生产单位,希望给自己供货的那些兄弟单位能优先给他们供货,甚至连体系内的货物都要挪用出来,优先供给给自己。

然而这种大逆不道的要求,却得到了各个部门的批准跟支持。

这要放在以前,给他10个胆子都不敢提这样的要求。

可是现在但凡是半导体行业,提出的任何要求,都会优先考虑优先安排。

毕竟半导体行业支撑起了国家,几乎快要达到90%的外匯收入。

而到了今年,随着在全球市场销量越来越大。

电子厂在外匯层面上的突破,将会速进入90%以上。

没有人敢说电子厂创造的外匯会达到99%。

但是几乎所有人都明白,在当下这个外匯紧缺的时期。

电子厂创造外匯的能力一定会被无限放大,领导们也希望电子厂能够在创匯这条路上一往无前,一路畅顺,一路绿灯。

在各个方面领导关心照顾之下,再加上电子厂疯狂的扩产。

这种局面想要达到99%,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或许在两三年之后,随着出口的东西越来越多。

以及游戏机在全球市场上销售疲软的出现,这种占比一定会快速滑落。

可不管怎么样,在国家最需要外匯的时候有人站了出来。

这简直堪比雪中送炭一样的及时,自然社会得到全方位的照顾。

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照顾但凡是半导体产业上的员工中,他们的工作生活待遇已经明显的超出其他兄弟单位一大截。

制大 制枭。此时,在特区之中已经出现了所谓的商品房。

而是放眼全国,这毕竟还是特别新鲜的事物。

而其他地区的年轻人想要得到房产,只能走工厂中单位分房的那条路。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