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风险投资最早应该是在m国兴起的,国内出现风险投资的时间大约在八十年代中期,在这个普及自主创业的时代里,做风投是鲜为人知的,但不保证一定是有人知道这条路的。
但凡是知道这条路的人,想法一定超前,而且手头上一定是有不少资本。
只是国内的风投公司一直在千禧年之后,都算是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发展形势似乎不那么好。一场经融危机爆发后,那可就全是泡沫了。
廖云琛的这个想法,从来就没有跟她说过。她可能知道他曾经入股过南城那边的汽车厂,还有餐巾纸业,以及与薛富勇的合作项目,但这些都是入股,股份制,收益有保障。怎么也没联想到风投上边来。
话说她也顶多是开个餐厅,就想在这个年代把声势躁起来,把整个外卖送餐体系给串联成一个大网。他倒好,竟然弄了一个风投,这个险冒的够大。完全没按这个时代应有的形式发展啊!关键是,她不懂风投。
&#29306&#22914&#32&#120&#105&#110&#100&#105&#110&#103&#100&#105&#97&#110&#120&#115&#119&#46&#110&#101&#116&#32&#29306&#22914&#12290“你……怎么想到这个上边来的?”柯小甜问。以廖云琛一个稳扎稳打的人来说,他应该不会做这么冒险的事。
“我们是从薛富勇那边得知的,这是刚刚兴起的一种创业投资,收益比较大,风险同样也大。陆恒做了了解,拿到许可,就注册了这个公司。”廖云琛说,一抹风轻云淡。
柯小甜略显得小心,“那你们知道……风投的退出机制吗?”
话问的有些专业,廖云琛扭头看了她一眼,“你好像也知道这些?”这个女人所了解的东西,永远都出乎他的意料。
柯小甜不清楚这些,但她知道风投靠的就是这种退出机制,投资之后,在所投资的产品项目进入成熟期,从而开始进行退出。不同的退出方式,就会有不同的收益。
“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我不建议你们长期做这个。”短期的收益一定是可观的,要想放长线,她一定不建议。
后世里,做风投的死了多少家都不知道,而且这个行业也是个小圈子,不是专业人士一般不涉及,陆恒她是不了解,但廖云琛她了解,就算他有头脑,有谋略,可没有相关经验,完全就是瞎子过河。
八十年代下海经商,九十年代炒股热。他廖云琛干的这个事符合九十年代炒股热,只是这个事,不像直接做产品创业,它是不可控制的。就算她一个后世过来的人知道趋势,但面对这种波动较大的数据,她也束手无策。
“怎么了?你有什么想法?”廖云琛反而来了兴致似的。
汜减 7*5zho n*g w &#101n*.co m 汜。他有多久没这么问她和她一起谈论这些了,突然说起来,竟然觉得这是一种久违的情趣。
柯小甜摇头,“没什么想法,那只是我的建议,想着你要做这个的话,还不如与薛富勇合伙做地产项目。我知道你涉猎了不少行业,入股了好几家公司。但云琛,咱们要稳下来的话,得要有自己的主打产品,要有主要项目才行,不然咱们永远只是在跳来跳去。开公司也是一样。”
廖云琛变得没有以前那么沉稳了,或许是他踏入商界之后,被这里面的事物诱惑,才让他变得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有各种想要涉及专研的欲望。毕竟,在他身份洗清之前,他被压制了那么久。
连她重回过来,都想要好好抓住这个机会发展一番事业,他廖云琛好不容易挣脱了背负的那些重任,又怎么不想好好抓住这个机会冒一番险呢?想他们这段时间平凡的出现各种小矛盾,大概也有这个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