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小型农机(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这东西可以出口了吧?”贺一鸣不知道什么时候凑了过来,苏绵绵觉得他总是神不知鬼不觉的站在自己身边,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太过于专注的缘故。

不过贺一鸣说的对,这东西确实可以出口了,外观美观,足以吸引一大批国际友人,就是不知道技术水平如何,能拉多少吨重的东西。

没等她问,贺一鸣就先说出来,“看着好看,但是功能性不强,同样是二轮驱动,卖的比手扶的贵十倍,要是个四轮驱动的倒是也行。”

“那确实是有点问题。”苏绵绵摇了摇头,“可是他们这么摆,咱们的展位就有点不够看了啊,早知道咱们也应该带家伙什过来。”

正说着,李强等人就开始现场进行组装。

那是一台饲料粉碎机,怪不得厂领导拿来的东西这么沉,原来是因为这个。

除了饲料粉碎机,还有电动磨坊,这些东西都是最近由李师傅改良出来的机械,只是因为苏绵绵没有怎么接触所以不太了解而已。

“这些机器都是现场可以动的,那几个销售都去买秸秆和豆子去了,说是今天能让咱吃上豆浆,没准还能自己做点豆腐。”

这可真是现场试验了,不得不说,锦华一机这种做法是对的。

以前农用机械都是高大上,不是这个车,就是那个车,没有个几十万下不来的硬货。

但是这个饲料粉碎机就很便宜了,苏绵绵凑近一看,这个机器只需要三千块钱。

公社生产大队什么的咬咬牙还是能买下来的,买下来之后全村都可以用,毕竟这东西开始动之后,效率极高,可以大大的节省劳动力。

90年代初,也是农民工开始进城务工的浪潮开始掀起的年代,可是农民老家还有地,还需要有人种。

家里的劳动力要是多,去几个到城里务工,地也不会荒废了,但是家里的人口要是少,选择出去务工还是留在村里,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如果解放双手,村子里有了更多的生产工具,代替人工种植,那家家户户就可以往致富路上继续狂奔,总的来说,锦华一机这一次不是为了什么高端,而是为了冲击“下沉市场”。

这说明厂领导确实是精明的,他们知道怎样做更正确,也知道农用机械这种东西,最终还是要卖给农民。

一个老农民会买光鲜亮丽的拖拉机吗?手扶拖拉机便宜,那他们还是会选择手扶拖拉机。而手扶的,恐怕都要一个村子里好几个人凑一凑,或者由村子里买。一个村能有个一两台就不错了,这时候去卖颜值高的拖拉机,市场实在是太小了。

“让一让让一让了啊。”锦华一机的几个销售推着两大包秸秆过来,摞的厚厚的秸秆显得有些杂乱。不过这年头乱一点也很正常,紧接着,又有人扛了五麻袋的黄豆过来,放在了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