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挖墙脚(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东西还没研究出来,惦记的人已经有了。

这让苏纪纲有点受宠若惊,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锦华的牌子已经响当当的了。

虽然以前也不差,但是想要有深市港口的大老板过来谈合作,足以说明锦华的名声上升到了一个什么高度。

在馥郁芬芳的茶香当中,几人的话题开始延伸开来,这当中自然少不了谈及港口的各项工作。

“你们生产的起重机我们已经收到了五台,虽然和进口产品比起来,使用上还有很多差距,但是怎么说呢,价格便宜,使用起来更加皮实,工人们也都觉得还算可以。”刘总慢条斯理的说道,“你们的售后服务,也要比进口商品更好一些。”

锦华一机的设备,最出众的就是售后服务。

因为要对标国外产品,很早之前,在董福明的带领下,锦华一机就立下了这个售后的规矩。

苏纪纲不知道这里面也有苏绵绵在贺一鸣耳朵边上撺掇的功劳,但是真谈起生意来,售后服务还真是很重要的一环。

这个时代的国营企业,还没有售后服务的心态,即使是后世那些以售后出名的企业,短时间也没办法真做到每个城市都有售后服务站。

而锦华不一样,他们是大型设备生产企业,这些工业制品往往会销售到固定的一座城市。

在这种工业城市直接安排服务人员,对锦华来说压力负担并不大。

“这是自然的,我们毕竟是要承担起工业制造的责任的。”苏纪纲正色起来,“在金港,我们的模式被证实是非常有效的。”

“我确实也看到了你们在金港做出的努力,当然,我这一次来为了什么,你也应该清楚。”刘总端起了茶杯,摩挲着说道,“你们现在正在开发的新起重机,我们集团非常重视,希望能够进行投资。”

苏纪纲这下就哑火了,他可以卖货,但是还真没接触过买货的。

他只能先稳住对方,“投资的话,您打算怎么投资呢?”

“这很简单,我听说过工业部那边的动向了,我们集团愿意出三千万的资金,购买新型起重机的专利,进行自主生产。”

似乎这时候,苏纪纲才想起来,对方不只是一个港口,还拥有大量的工作车间,其实是一家集团企业来着。

自由港是这家大型集团旗下的一座港口而已,这样的港口,这家集团还有三个,都是深市的码头,主要负责进出口货物的运输。

“这……恕我直言,这恐怕不行。”苏纪纲摇了摇头,“三千万就卖掉的话,洋源本身会损失大量的市场,这对洋源重机来说会是重大的打击。”

这种产品一旦南方上市,那本身就处于弱势的洋源重机,会遭受到非常沉重的打击。

跟自由港比起来,金港每年的货物吞吐量不值一提,就算前期因为产能问题,对方会从洋源重机购买起重机设备,洋源重机还是会受到冲击。

“我还没有说完。”刘总就知道,苏纪纲不会见钱眼开,甚至三千万对于苏纪纲来说,根本就看不到眼里。

“我们除了购买专利之外,还可以采购三百台起重机设备,我想你们卖的话,也不会低于两个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