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月珠对大家说出了自己的提议。
“谢谢各位的信任,今天我想提个建议。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大家都看见了,咱们公社这边偏僻,三面环山,想抄近路去县城省城,就得翻山越岭。”
“经过这些天的运输,最大的困难不是收获,而是运输,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块捐钱,修一条柏油马路。”
“为什么1978年就实施的包产到户政策,我们公社到1982年才能收到消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交通信息不发达。省城的老百姓都用上电灯泡了,我们还要点煤油灯。”
“修路后,我们就可以请专业人员来给咱们村通电、通电话线。不仅如此,咱们家家户户的小孩儿也能到更高的学府读书,有一条更好的出路。”
这件事月珠早就在心里有个蓝图了,她不仅是为了自己的生意好做,更是为了村里人的长远考虑。
“修路得不少钱吧?”
“捐钱怕什么,我们现在兜里有的是钱。月珠丫头说的对,把咱们三个村的路,修到外头去,咱们的孩子也能读高中,考大学,以后说出去脸上也有面。”
许建忠虽是老古板,但他现在只有一个原则。
信月珠,发大财!
“我捐五千块!”
许建忠揣了揣兜里的三十多万支票,心里有底,支持月珠也变得大方起来。
许建忠开了个好头,吴丽娟,谢小荷张德水等一直追随月珠的人,自然也不示弱,立刻纷纷表示也捐五千参与修路,剩下的人,三千两千,五百七百的人都有。
月珠满意点头:“谢谢大家的支持,希望修了路之后,我们竹林地来年又是一场大丰收,我既然是发起人,当然也要参与进来,所以我将合资三万元用作修路。”
“不对啊,这事儿不大公平。”吴丽娟忽然说。
“嗯?”月珠看过去,等她继续。
吴丽娟抿着唇说出了关键问题:“修路是为了方便全村人的,总不能我们一昧出钱啊,月珠丫头,要不动员一下,三个生产队每一户人家,多多少少捐点钱?”
“丽娟说的没错,不能让我们单独出钱,修路的事情我们让步了,以后还有什么事儿,别人都会觉得理所应当由我们出钱。”
“让三个生产队的人集资吧,我们出大头,他们出小头。”
月珠仔细斟酌过,这样的办法的确是最好的。
可今天刚来百十户人闹事,明天就要他们集资修路?这岂不是摆明要往油锅里倒水吗?
许建忠主动站出来:“这事不用你烦,我老头子负责!”
他要去找三个村的族老,聚起来开个会,他们这些老骨头要倚老卖老,要求大家捐钱。
“老爷子,这事儿您能成吗?要不还是让年轻人去吧。”
月珠对许建忠改观不少,也看得到他的能力,但让一个老人家去忙这些得罪人的事儿,若有个好歹,怎么向他家里人交代。
许建忠摆摆手:“我肯定能成,要别人出钱干事,都是得罪人的,年轻人嫩点,抹不开面子,但让我们几个老家伙出面的话,不成也得成。”
“那就辛苦您了。”
“不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