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无论是眼下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尴尬处境,还是街电这爹不亲娘不爱的状态,这个变数的可能性无限趋向于零。
再加上资金一步到位,在张晓光主导之下,整个收购过程可谓是顺利的一塌糊涂。
最终以1亿六千万的价格完成了对街电百分之八十股份的收购,待同其母公司海翼股份完成股份转让的相关交接,就能够实现对街电的绝对掌控。
而自打东升集团成立以来,就一直饱受各界的关注,毕竟周东升近两年里异军突起,隐隐已经有了年轻新生代领军人物的架势。
再加上那令人咋舌的财富增长速度和屡战屡胜的成功投资案例,在这诸多光环的加持下,饱受关注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毫不夸张的说,以现在周东升的份量,他已经有资格成为影响某些机构投资策略的关键性因素,可谓是初具名人效应。
尤其是一反常态的选择收购进场,如此大刀阔斧的动作,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解读。
有人认为,这是周东升在共享单车上尝到了甜头,开始再接再厉押注共享充电宝行业,想要借此继续在共享经济这个风口中分一杯羹。
而有的人则并不看好这个决策,单纯觉得这是周东升过于盲目自信的行为,但是没有人能够一直成功,这一次周东升肯定会因此跌一个跟头……
猜测归猜测,解读归解读,但是在周东升的作用之下,共享充电宝这个行业还是进入了不少投资机构的眼中。
并且针对这个行业的市场调研,一时间也成为了各大机构的课题,他们也想要看一看这个行业具备着怎么样的前景和潜力,能够让周东升梭哈?
对于绝大多数机构来说,他们要做的从来都不是当市场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毕竟那样做风险实在是太高了。
虽然机构本身就是做风险投资的,但是机构最厌恶的东西,或许就是风险本身了,二者之间并不矛盾。
因此他们往往更加乐意去当第二个,第三个进场的人,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本优势去争抢蛋糕份额,强行分一杯羹。
这种做法,无疑更加符合机构的需求。
在诸多机构前赴后继的关注之下,整个共享充电宝行业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地里已经开始暗流涌动。
只不过,在共享充电宝到底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这个终极议题面前,不少机构还是持观望态度,望而却步,耐心等待着市场做出反应。
一旦通过市场的考验,那必然会是开闸泄洪一般的盛况,就如同现在的共享单车一样,已经呈现一种泛滥之势,开始蔓延到大江南北,甚至连海外市场也不放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