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几年内“紫金科技”的电动车销量达到四百万辆,理论上光专利费就能养出一个院士来。
当然这只是理论,但基本上跟事实没区别。
跟十几年后两个亿才能砸一个院士出来本质是一样的。
很多人就是被堵死在这个门槛之外,一辈子只是跟省级实验室打交道。
而张浩南是新模式、新方向,怎能不被吸引?
其实建康现在很多产业基地都可以跟“紫金科技”一样,养活诸多科研人员,但问题来了,企业愿意吗?
此时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私企,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连给工人加五十块钱一个月的工资都恨不得去政府咆哮,难道给科研投入就会大方?
不存在的事情。
利润如何最大化,才是私企的唯一目标。
国企固然有稳定社会的基石作用,要承担大量社会义务,但在广泛的义务中,想要抽调一大笔资金给科研机构,那就要层层把关、层层审批,除开专项专款以及上级部门大开绿灯,正常情况下,一个部门经费多了,另外一个部门就要不满,就要狗叫。
科研活动或许会运转,但会出现重要阶段空转的奇葩景象,因为最后在科研成果产出、转化上,还有一个功劳分配问题。
除了院士还能稳一手协调一下,很多时候是真的让人焦头烂额。
科研转化是个需要耐得住寂寞,又要有人舍得一部分荣誉、利益的事情。
但这次中科院院士增选名单,多多少少还是刺激到了不少人,所以原本该有的坚持,这时候也会妥协一点,至少跟张浩南互相妥协,总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
所以这次座谈会,就出现了一个奇葩现象,学术圈的人只是单纯的想要化缘、合作谈将来,但产业界的人,则是借宝地一用,来跟张老板加深感情,免得将来起什么误会。
而这又导致建康学术圈的人以为本地产业界唯张老板马首是瞻……
因为种种误会,六十岁以下的学者,基本都跟张浩南笑谈了一番,自己做什么研究,搞什么方向,都跟张浩南这个屁也不懂的文科生说了一通。
一肚子美食加疑惑的张浩南,于是又跟安独秀打听了一下:“校长,什么情况啊这是?”
“这次新增院士年龄最小的四十二岁,而且是首届‘杰青’。总会有人想要拼一把六十岁之前的。”
“那我除了农副产品和电瓶车,好像也没有涉足其它产业吧?”
“但是你年轻啊,今年不涉足,明年呢?后年呢?留个好印象肯定没错的,再说你现在名气在圈子里也很响的,有钱又舍得投钱,谁不想做下一个叶国栋?”
叶国栋能不能当院士不好说,但当个百万富翁……他很轻松且很合格。
那么有一个朴素的道理很容易理解的,如果在学术上的道路有一天会戛然而止,做个富家翁……也不错。
想通之后,张老板顿时释然并且理解,然后寻思着是不是随机挑个文化人搞个合作算了。
他胡思乱想时面无表情,落在谷总等老总眼中,这就是城府深沉、心狠毒辣、阴险狡诈等等的表现。
于是再次叮嘱儿子,不要在学校里为了装逼跟张浩南发生冲突,这人渣精神不正常。
气氛都渲染到这个点上了,小谷当即表示自己可以出国,谷总很欣慰,然后叮嘱出国就不要去不列颠那种热闹且发达的地方,可以去比较僻静的发达国家镀镀金。
而“浩南哥”对此一无所知,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只是过来蹭个饭局,就引发了一点小变化。
散会的时候,张浩南越是随大流意思意思,表示愿意支持建康林大、建康工业还有两江工业大学一个“地面力学”联合实验室的研究。
扔个五十万玩玩,纯属助助兴。
只是没想到一到十二月,农业厅就请张老板过府一叙,然后在桌子上放了一摞地方企业的资料,全都是濒临破产、已经破产、正在破产的农业相关机械厂。
张老板其实有点懵,这又是什么情况?
我也没说要在农业机械上扩大再生产啊?
但农业厅的几位boss当时就笑了,张老板,你都投资“地面力学”实验室了,这不就是要在这个方向上发力?对我们就不要搞商业机密那一套了吧。
蛤?
“地面力学”原来跟农机有关的吗?
不是地质学?
一脸懵逼的张浩南这才硬着头皮带着投资部、秘书团翻起了一堆资料,他其实很想直接说老子就是随便挑了个联合实验室意思意思,五十万投了三所学校,听上去就很好听……
这他哪儿知道“地面力学”跟农机有关啊。
重生前他固然也是一条工科狗,可工科领域包罗万象,一个人能在一个大类的细分领域中有所了解,那已经很牛逼了。
力学分析他知道,但“地面力学分析”,他是完全一窍不通……
奶奶滴,物理学跟我玩阴的是吧!
求一张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