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326:紧急支援,高博士他是爱国的!
暴力行为才是社会常态。
刚进入48年,便有多项惨案发生。
比如说1月中的时候,沙田狮子山九龙径便有2名西人被杀。
昨天,在元朗牛潭尾竟然发生警匪枪战…
元朗是什么地方?乡下!绝对的乡下!
是港人一提起便知道养猪种菜的地方…
结果在这种地方竟然都有持枪劫匪行凶,可想而知治安到底有多乱了。
可惜的是,高要清楚,现在都是小儿科。
等年底开始,便会有溃兵陆陆续续的转往濠江、港岛,这些人上过战场,手中还有枪,退下来后又无纪律约束,那是什么事情都敢做。
都说80、90年代的大圈横行无忌,其实50年代的这些大天二(退下来溃兵的称呼)、死唔起、花木兰的凶狠犹有过之。
他们是谁的面子都不给,动辄便打杀条子,一度搞的警队报考人数直线下降。
更不要提等49年后,港岛这里会成为两极对抗的桥头堡。
刮民党在这边没少整点什么暗杀、策反的勾当,手中要是没有一支绝对精锐的武力的话,连睡觉都难以安稳。
高要对四海安保抱以厚望啊。
“约翰讲,杰克已经在阿美丽肯招募了一批精锐的大兵。”
“预计是上半年就能赶到港岛。”
高要哈哈一笑:“到时候四海安保也有个狐假虎威的机会。”
当时阿美丽肯携平定二战之势,在世界舞台上那是叱咤风云不可一世。
如果港岛的人知道四海安保精锐招募了一批来自美利坚的大兵,高要相信这些慕强的鬼佬定然会惊爆一地眼球。
到时候四海安保便能一炮打响,高某人也能推出诸多业务啦。
高晋点头,其实他早就知道这件事,毕竟现在四海安保是挂在四海洋行下面的。
他一个礼拜之中,总要跟约翰见一两次面的嘛。
“射击场的牌照已经在办了,约翰讲也就是这个月就能下来。”
高要嘱咐:“记住,四海安保是准军事武装。”
“不要担心这方面的投入。”
“无上限。”
而今是战后,全球各地都在兴起反殖民浪潮,到处都在搞民族独立。
有枪在手,大事可为啊。
身处浪潮之中的高要当然不能错过机会啦,不过他也没有多讲,远处陆大潮正在忙碌。
高要忽的想起什么,便对高晋笑道:“听说大潮在外面做的不错。”
“到时候你找人帮他拍条长红,让他从年头红到年尾。”
长红在清末时由广府传入港岛。
当时广府普遍施行的是坊众自治,坊就像今天的小区一样,有闸门、坊内团练和值事,同时每一坊都会有一座庙,坊众议事被称为“庙议”。
当有人需要召集坊众举行庙议以处理坊内事务时,一般会通过“传签”的方式进行。
这是普通的,在其上还有一种召集形式,就是贴出“长红”,性质于“鸡毛信”类似。
当时“长红“代表的是坊内(民众自治)的最高权威。
不过传入港岛后,这长红便渐渐成了好兆头的意思。
尤其是在江湖上混的,如果能够拍到长红,便代表其一年内都能大吉大利。
而高要这般的说法等于是在为陆大潮撑腰,他通过让高晋派人去拍长红的方式来告诉江湖人,陆大潮是高家的人。
谁敢不给陆大潮面子,就是不给高博士面子。
后果很严重!
这是高要的做事风格,帮亲不帮理。
既然帮高家做事,高某人自然要一力关照。
高宾笑嘻嘻道:“现在外面都喊大潮是九龙的水龙头,黑白两道有什么事的话,定然要第一时间先知会过他才行。”
其实某些人把陆大潮喊成是高家的水龙头,只不过高宾觉得这样讲的话实在太不懂事。
很明显,要哥是绅士,手中不沾黑的嘛。
高要微微一笑,水龙头再威,那也要为有源头活水来。
不过话又说回来,陆大潮搞的黑金规模一直在有序上涨,就跟上涨中的股市一样,让人看的是赏心悦目。
“行了。”
天色暗的很快,高要招呼高晋、高宾:“走了,送灶。”
过完农历廿三,那就是廿四啦,这一日是农历腊月廿四,亦即十二月廿四日,是“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在廿三之夜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祭灶”。
等祭灶完,便代表庆新年正式拉开了序幕。
高要是一家之主,做样子的活是肯定只能他来做的。
等他走进厨房,就见灶头上已经贴了灶神像,两旁写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对联。
灶头也供上了酒、果、荸荠、茨菰以及好鱼好肉。
因为灶神上天是要向玉帝汇报一年中人间的好坏及人之过失,为避免他言之过分,“送灶”时还得供上用饴糖所做的糖元宝等;
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灶神吃了粘上牙齿,说话不清,以至可少说、不说人间坏话。
“灶老爷保佑。”
雷刘三带着一群妇孺念念有词,高要则跟个木头人似的任凭安排。
没办法,他真不懂这里面的套路…
雷刘三总算念完了祷告,而后才拿起洋火递给高要:“点香烛。”
“到时候灶老爷一高兴,说不准还会降下好事。”
火光滋啦声亮起,香烟缭绕,照的各色供品新鲜耀眼。
众人喜气洋洋拍手:“过年啦。”
送完灶神,接下来可不就是等过年嘛,高要心里暖烘烘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这是高某人在港岛过的第二个新年,身边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热闹。
他想长长久久。
等从厨房出来,高要才想起一人,他问白月嫦:“怎么今天没见泰山?”
白月嫦无所谓道:“别想他啦。”
“糟老头子年前的时候忙的很,不是请客吃饭喝酒寻欢作乐,就是讨债。”
“到除夕才能看到他人。”
年尾也是各家清理一年来往账目向欠户索取积欠之期。
当时最忙的是专司帮各家讨账的队伍,这些人身负重任,穷追不舍;往往是日夜行动,夜间也不顾五更之寒。
不过有个惯例,讨账、讨债只讨到除夕为止,新年里是不能讨的,否责自讨晦气,于己不吉利。
因此对躲账、躲债者来说,除夕是最后一关,如逃过此关,明年又当别论。
于是他们得一直与讨账、讨债者周旋,千方百计度过这除夕之关。
有句话说的好,正所谓“百孔千疮债主来,毫无打算又难回。我今只好登台避,躲过今晓就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