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时候,贺东行盖的房子以收租为主,间歇性会卖一点,不过拿出来卖的,都是贺东认为潜力不大的。
贺东冷不丁问道:“他店面卖了没有?”
罗文锦摇头:“一间都没卖。”
“少年可为啊。”
贺东真服了,这年轻人是两手都要抓,好处全都要。
面子也要,里子都要。
有这种聪明人打头,贺东就更放心了。
“你带一下鸿章。”
贺东说的是他的长孙,这个长孙才留洋回来,一表人才,人又机灵,唯一不好的就是竟然跨越界限,跟小十相爱。
不过贺东认为年轻人嘛,在年少的时候荷尔蒙爆棚,难免会有迷路的时候。
“你去告诉鸿章。”
贺东说道:“偶尔迷路不要紧,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千万不要迷路。”
“如果再迷路,他就不是贺家的子孙。”
罗文锦凛然,他知泰山绝非虚言,因为这种事的话,泰山是绝对做的出来的。
当年小鬼子准备打港岛,全世界都认为小鬼子必然要要打,结果贺东还大摆宴席祝寿。
并要求他的诸多子女回港。
结果就是,在贺东宴席当日,小鬼子登港!
贺东仓皇坐船跑去濠江,其中一些子女也跑走,有的却没跑走。
没跑走的当然就惨咯,其中一个儿子直接被炸断双腿…
结果贺东还反过来说他的儿子是扫把星…
老实说,什么天家无亲情,富贵人家也无啊。
罗文锦恭敬说道:“泰山,鸿章最近做的事情都非常标青。”
贺东摆手:“有珠玉在前,就不要跟我讲这些了。”
罗文锦清楚贺东讲的是高要,他心想这怎么能比?
放眼两江之地,别说年轻一辈了,就是头一辈的也没几个能够跟高博士比的呀。
没看周家的周溪年议员现在都快成人家的传声筒了?
难道周家就不威?
“去吧。”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标准地产的炸弹还在持续轰炸全港岛,炸的一众有心人是头晕目眩。
贺东行的炸弹又来了!
“本行定于7日后上午发售,敬请大驾光临。”
“Fuck!”
会这么讲的当然凯瑟克一群西人了,几人咒骂不已,
“贺东这老滑头,见钱眼开,竟然也去赚这个钱?”
没有人会比他们更了解贺东这个假洋鬼子了。
“有什么奇怪?”
凯瑟克说道:“贺东本来就是出了名的脚踏两条船。”
“把灵魂卖给魔鬼的家伙。”
一群人几乎是齐齐声讨。
“不过贺东这人向来无利不起早。”
有人说道:“看来这卖楼花确实很吸引人。”
不是洋行就一定有钱一定有实力的…
一个让人遗憾的现实是,绝大部分的洋行在失去专利权后,立马就会黯然消逝。
真正能活下来并卓越成长的洋行其实并不多,如怡和之流是因为从前贩卖鸦片之时所积累下来的巨大的财富、资源,才能在屡次风波中转危为安。
“当然吸引人。”
会德丰的老马登说道:“高博士这一次起码进账几百万。”
噢,恐怖的数字,一群洋人几乎要窒息了。
如果这时候有人讲给他们几百万的话,把老婆洗干净送去人家床头都没问题啊。
“一天之内?”
问话的人眼珠子有点呆滞,其实更多的是绝望,比如说嘉道理。
世界的规则很单纯,钱越多,赚钱的速度就越快,抗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
高要的腰包越鼓,嘉道理就越休想再把中电给夺回来。
“噢,当然不是一天。”
老马登捏捏下巴:“要等交房嘛。”
那跟一天也没什么区别。
利润如此丰厚,连太古集团的施怀雅都有点心动,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把船坞所在的那几个仓库开发一下。
要是有几百万进账,集团的糖厂等生意马上就能走上正轨。
一群洋鬼子不由自主把目光投向凯瑟克,如果说在座当中谁最有能力赚到这一笔钱的话,那只有怡和。
因为怡和有置地,而置地手中则握着中区大片的土地资源,如果它拿出来开发,噢,上帝啊,别人会抢破头的。
凯瑟克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置地是坚持自己开发自己租用,还是跟进华人?
不,不,不!
凯瑟克忽然斩钉截铁说道:“诸位,一定要赚长线的钱,而不是短线。”
“想一想,开端口到现在,多少人雨打风吹去?”
凯瑟克越讲便越有底气:“我们为什么能存在?”
“长线!”
他斩钉截铁说道:“我认为卖楼花就是在跟魔鬼做交易。”
还别说,这洋鬼子竟然看出了本质。
严格意义上来讲,并非只是卖楼花只跟魔鬼做交易,而是任何一门暴利都是在跟魔鬼做交易。
所不同的是,有人有兜底,有人没有。
也是因为这个,高要才要搞预售楼花制度,就是希望将欲望关进笼子。
……
卖楼花的制度非常的浅显,但凡有点脑子的都能转过来,这根本就是把房子作为工厂里的商品来卖。
许多人都动了心思,当然了,有的人则是歪心思。
比如说廖宝珊就有点摇摆,他正在跟一群人商量地产开发的事情。
“会长真是天纵奇才。”
越看预售楼花制度,一群人便越对高要佩服的五体投地!
从来没有见过这般犀利的点金手,不仅能让其自己发达,更能让大家一起发财。
这就是典型的高要吃肉,大家跟着喝肉汤,所有人都很高兴啊。
“只不过,规矩未免过多?”
廖宝珊试探性的说出自己的意见:“这定金完全可以在收取之后便拨给营造队嘛。”
“何必让人家垫资盖楼?”
众人面色顿时有几分诡异,会长可不是这个意思,会长分明是要地产商先出钱,而后根据工程进度,再通过律所去分批解冻定金啊。
“廖兄。”
有人咳嗽声:“会长何等英才,他这么做应当是有一定的道理。”
“对,对,对。”
众人纷纷点头:“廖兄,还是听会长的比较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