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郭守云带着几个女人嬉戏游玩的时候,已经从科伦坡赶来远东将近一个星期之久的斯皮林格,正躲在自己下榻宾馆的房间里,谨慎的起草着一份全新的合作协议。
与兴业银行的谈判代表不同,作为摩根斯坦利银行的经理人,斯皮林格来远东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有直接同郭氏兄弟展开接触,他在调查,调查郭氏兄弟在远东的势力影响,调查他们的商业规模,调查他们同远东政经两界的联系,调查他们的资产状况等等。
正如斯皮林格与两年前在摩根斯坦利股东常会上所说的那番话一般,作为国际性的金融资本,每一笔的投入不能仅仅考虑资金额度的大小,也不能仅仅考虑自己所期望的回报,银行方面还必须对自己的合伙人做最全面的了解,考虑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期望得到什么回报,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从而促成银行最大的收获。
这段时间里,斯皮林格就在做这件事,而通过这一类的调查,他惊讶的发现,在目前的远东,郭氏集团的势力之大,简直到了足以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就拿这哈巴罗夫斯克一地来说,郭氏集团贸易部门建立的四个采购站,几乎供应了全市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商品批发需求。换句话说,哈巴罗夫斯克市区内,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商铺,有一半以上是从郭氏集团的采购站取得的货源,他们都是在为郭氏兄弟“打工”。而在出口方面,哈巴罗夫斯克州的钢材、原木、铝矿石等物资的出口,有百分之六十以上是由郭氏集团在做。重型成品机械的出口,郭氏集团几乎是一手把持,别人短期内似乎没有任何介入的可能。原材料与重型机械,这两项一直以来都是苏联人出口创汇的主要经济命脉,郭氏集团把握了这两项,那就等于是控制了远东的经济命脉,而伴随其后会出现什么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此来远东之前,摩根斯坦利董事局所开出的合作条款,其实与兴业的大体相同,那就是他们看好郭氏集团在远东的基础,因此,打算以融资入股的方式,以雄厚的资金为基础,换取郭氏集团的股份,以期借助郭氏集团的势力,在远东打通出路。但是如今,在经过自己的周密调查了解之后,斯皮林格可以肯定的说,像类似的合作意向,根本不可能从郭氏兄弟那里通过,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缺乏资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的势力在远东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允许别人进来分一杯羹?看看郭氏兄弟现在对远东抓的多紧,就在两天前,远东各州的地方驻军突然采取行动,对各处的研究机构、科研院所实行了所谓的“短期军事管制”,随后,内务部与旅游管理部门、出入境验检机构联合行动,先后查封了数十家出境旅游代办机构。这两天,关于这件事情到处都吵的沸沸扬扬的,国际上的抨击、莫斯科官方的谴责、苏联国内一部分新闻媒体的批评,可谓是接踵而至。但是对这些,远东各州政府、地方驻军却置之不理、一片缄默,远东的各个新闻机构,则时不时对外界的批评反唇相讥。这么一个怪异的现象,不能不引起人的怀疑,而斯皮林格知道,这一事件的背后,肯定有郭氏集团的影子在发挥作用。
毫无疑问,在这种情况下,董事局方面所制定出来的合作项目书已经不在切合实际了,而另一方面呢,郭氏集团又的确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合作伙伴,两厢一结合,修改合作项目书就成为了必然。
要说国际性的金融财团中,美国人的摩根斯坦利与法国的兴业在行事风格上有着迥然的不同,兴业作为有着百余年历史的老牌投资银行,它的各项规章制度都异常严谨,行事自然也循规蹈矩。而摩根斯坦利呢,它是在二战后期才开始兴起的,作为一家新型的跨国投资银行,它的行事风格切中实效,一切为利是准,有时候为了达成一项合作妥协,他们也不在乎搞些暗箱操作。而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兴业真正看重的,是远东这片地方,而摩根斯坦利所看重的,则是远东商业银行所吸纳的巨额卢布存款,以及远东丰富的资源储备。
目前,美国的所谓经济顾问,以及国际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团,已经准备启程前往莫斯科了,而当他们正式抵达莫斯科的时候,一场规模庞大的瓜分行动,便要全面拉开帷幕了。在这种情况下,摩根斯坦利要想在这场瓜分活动中活的更多的利润,那就必须掌握更多的卢布资金,只有掌握了巨额的卢布资金,他们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大的作为。从目前的情况看,郭氏兄弟所掌控的远东商业银行实在是他们所需要的一个最佳合作伙伴——在远东,苏联的央行体系内的各个银行无所作为,而以兴业为主的外资银行,又因为受到政策限制无法大规模吸纳卢布存款,只有远东商业银行势力迅速崛起,再加上之前的卢布兑美元风波,这家银行的信誉更是在远东有口皆碑,因此,它的发展之迅速足以令人侧目。摩根斯坦利需要远东商业银行的巨额卢布储备,为了拿到这些,他们不惜付出代价。
在这种情况下,斯皮林格向摩根斯坦利董事局提交的报告,很快就获得了认可,董事局给他的指示,是尽快起草一份切合实际的合作项目书,然后提交董事局审查,同时呢,还要尽快与郭氏兄弟建立联系,至少要让他们明白银行方面有了与他们合作的意向,顺便试探一下他们有什么条件。
就这样,斯皮林格开始着手策划新的合作项目书,在他重新起草的这份合作项目书中,摩根斯坦利以融资换取股份的条款被删除了,而银行方面开出来的条件也显得更加丰厚。就拿卢布资金的兑换项目来说,摩根斯坦利愿意以高出国际行情千分之五的比率,以美元资金兑换远东商业银行所吸纳的卢布存款,同时,摩根斯坦利愿意同远东商业银行共同担负吸纳存款所需要支出的储蓄利息。不仅如此,在这份项目书中,斯皮林格还做出一项承诺,那就是只要郭氏兄弟接受这份项目书,那么就可以与摩根斯坦利的金融信息中心共享国际金融信息,摩根斯坦利的金融咨询专家,还将为郭氏集团量身打造一份发展规划。总而言之,经过斯皮林格打造,这份项目书俨然就成了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合作协议,因为从表面上看,整份项目书,几乎没对郭氏集团提出任何要求,唯一的一项卢布货币交易,还是摩根斯坦利以高价买走的。
洋洋洒洒足有十几页的项目书,斯皮林格花费了将近四个小时才做完,其后,他又反过来掉过去的验看了几遍,直到感觉没有什么问题之后,这才交给助手科尔,嘱咐他抓紧时间将复件发往总部。
在忙完了这些之后,时间已经到了半夜时分了,斯皮林格端着一杯香浓的咖啡,缓步踱到客厅的那扇落地窗前,看着窗外那深浓的夜景,再一次陷入了沉思——他在考虑后天即将与郭氏兄弟展开的正式接触。没错,那份项目书的确是优惠条款一大堆,可那背后毕竟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阴谋,它或许不会对郭氏集团产生什么危害,但是从长远的利益角度来考虑,大量的卢布资金外流,却能对整个苏联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尽管斯皮林格之前没有和郭氏兄弟直接接触过,但是他相信,既然这对兄弟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便建立起了如此庞大的一个商业帝国,那么就足以说明他们不是简单人物。面对这样一份项目书,他们不可能察觉不到摩根斯坦利的真实目的,那样一来,最有可能出现的就是两种结局:其一,他们会断然拒绝,而后再通过自己手中所控制的新闻媒体,对这一阴谋进行披露。其二,他们不会满足于这样的一份项目书,相反,他们会提出更多的要求,甚至会直接要求参与到这一场瓜分之中。
郭氏兄弟会选择第一个结局吗?斯皮林格个人认为,这样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毕竟那种所谓“为国为民”的思想,是不大可能体现在一个商人身上的,长期的商场竞逐,足以抹杀掉任何一个人的良知,而往往的结局是,生意做得越大、商人做的越成功,那份基本的良知就越泯灭的彻底。更何况郭氏兄弟并不是苏联人,他们是中国人,他们有着黄色的皮肤黑色的眼睛,让他们这样的人去为苏联人谋福祉,那也太说不过去了。
斯皮林格现在更担心的,是郭氏兄弟野心太大,如果他们不满足于这份合作项目书,而是执意要获得更多,甚至是直接参与到这场瓜分之中,那应该如何去应对?总部那边可能接受他们入夥吗?
当然,从本身来讲,斯皮林格倒是希望郭氏兄弟野心大一点,更希望总部能够接受他们入夥,因为那直接关乎到他个人的利益——也许,也许这有些事情还需要审慎的操作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