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七章 十一月(2 / 2)

重生寡头1991 懵懂的猪 1566 字 5个月前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维克托都在埋怨郭守云对自己不够尊重,而这一次,他终于在女婿的身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可是这份尊重的获得,却令他有了一种无奈的感觉,因为他知道,自己终归还是失却了对这个年轻人的绝对控制。如果说过去那种不尊重,是为了起到一个拉近关系的目的的话,那么今天这份尊重,显然就是为了制造隔阂的。

在郭守云返回远东之后,维克托又在哈巴罗夫斯克滞留了三天,在这三天时间里,老头除了与女婿有过一次深谈之外,就再没有涉及任何正事,陪陪已经彻底失去意识,陷入重度昏迷的老父;与怀有身孕的女儿聊聊天,享受一下的天伦之类;偶尔再在哈巴罗夫斯克的街头四处转转,老维克托的日子过得倒也算清闲。

而就在老头躲在远东享清福的时候,莫斯科的局势再次出现了变量。

十一月初,克里姆林宫突然爆冷,总统办公厅发言人对外宣布,叶利钦总统从十一月四日起,将对中国、韩国、日本在内的几个亚洲主要国家展开为期两周的友好访问。而在出访第一站的选择上,他出人意料的圈定了中国首都“北京”,随即是汉城、东京。按照总统办公厅发言人的说法,叶利钦总统的此次出访,是为了全面构建俄罗斯联邦与亚洲地区各国的联系,从而推行新近提出的“积极东方政策”,为联邦争取在亚洲地区的利益。可对于维克托、郭守云这些人来说,他们自然知道克里姆林宫的这项决策,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华府对联邦事务愈演愈烈的直接干预,再加上国内政治环境的日趋恶化,尤其是伴随着克里姆林宫与盖达尔政府之间矛盾的日益凸显。叶利钦已经放弃了当初那种单纯倾向美国,外交思路集体“西向”的立场,转而开始同东方接触,同北京接触——他们需要一个国际大背景下的牵制点。

至于说叶利钦对汉城的访问,显然是对华府忍耐度的一种试探,要知道,此时的韩美关系并不像九十年代末那么平稳亲热,以独裁者身份出任大韩民国首任“民选总统”的卢泰愚,一直同美国保持着微妙的关系。而此刻,韩国总统大选已经初步得出结果,由民正、民主、共和3党推举出来的总统候选人金泳三,已经在初选中占据了绝对优势。而在外交思路方面,金泳三显然与此前数人韩国总统截然不同,因此,也与华盛顿方面在关系上闹得比较僵。而叶利钦选在这个时候出访南韩,其用意明显不是那么简单的。

也许是受这一类消息的影响,在月初,一直跟在美国屁股后面转的加拿大,率先跳起反难,渥太华宣布,取消此前对对莫斯科提出的粮食援助计划,至于说原因,他们却没有任何交代。但是谁都能看得出来,这是华盛顿所采取的一系列反制措施中的一部分。

历史在前行,利益的角度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郭守云知道,随着美国人对莫斯科政治干预的一步步加强,再加上俄罗斯联邦国内“反美复苏”倾向的一步步明朗化,克里姆林宫也不得不在外交政策上作出快速的调整,一边转移随时可能激化的国内矛盾。

克里姆林宫对外政策的突发性大调整,直接影响到了莫斯科的政坛局势。就在进入十一月份的头几天里,莫斯科权力高层频频变动,首先,负责联邦广电工作的主要首脑雅科夫列夫被克里姆林宫亲自下令解除职务,而此人一向都是与古辛斯基、别列佐夫斯基走的很近的。继此之后,担任出版与情报部长一职的波尔托拉宁被解除职务,再随后,克里姆林宫宣布撤销总统国务秘书这一职务的决定,素来与白宫保持密切联系的原总统国务秘书布尔布利斯失去了他手上最大的政治筹码。尽管克里姆林宫又为他安排了一个总统顾问小组组长的职务,可谁都知道,这个职务是没有什么实权的,立场亲美同时也是叶利钦过去最坚定盟友的布尔布利斯,已经等于是华丽的推出政治舞台了。

经历了两年的风风雨雨,在郭守云起家、郭氏集团日益壮大的同时,曾经团结一致,并最终撕裂了苏联国家体制的所谓“激进派”,终于土崩瓦解了。

就像阿赫罗梅耶夫元帅自戕遗书上所说的那段话一样:“迟早要有人对苏联的分裂负责。这并非什么叛乱的逻辑,这是严酷的必然代价。”现在,那些必须为此付出代价的人,已经开始感受到最强烈的危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