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我加入(1 / 2)

发现特斯拉的商标早就被冯一平注册,这事又一次打击到了马丁·艾伯哈德,至少,冯一平说他早就在关注这一领域的话,真不是随便说说。

原以为是自己发现了一片蓝海,结果那海里早就有人在,还不是做原始的渔业开发,而是正在搭建海上平台准备开采石油,这样无奈的发现,让他倍感受挫。

于是,该不该和冯一平合作,其实这会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他这两天想得最多的是,该怎么跟冯一平合作,以期在将来得到更大的收益。

就在他还在纠结的时候,一架达索猎鹰9,降落在诺曼·米内塔圣何塞机场,在接到好朋友斯特劳贝尔的电话后,埃隆·马斯克第二天就飞到了硅谷。

这是一个方头方脑,外表严肃,很壮实的家伙,不过,虽然正值盛年,但他的背看上去有些驼。

步出机舱门,马斯克看到斯特劳贝尔陪着一个年轻的东方人,站在一辆敞篷车前,那个年轻人正微笑着朝自己点头。

那笑,不像是一个成功商人应酬式的笑,很真诚,很纯净,不含任何杂质,看起来和加州的阳光一样温暖澄净。

马斯克没来由的就对这一次的会面抱有很大期待。

他也笑着几步跨下舷梯,“你好JB,”他先和很有共同语言的老友热情拥抱,不等斯特劳介绍,就向冯一平伸出手,“你一定是冯,很高兴认识你!”

“我也一样,马斯克先生!”这家伙的手劲好大。

“请叫我埃隆。”

“埃隆,欢迎你赶到硅谷,如果没有其它安排,要不你和JB,一起去我公司看看?”

“好哇,这一次除了见你,我没有任何其它安排,如果不是昨天公司有事需要处理,听了JB的介绍后,我昨天晚上就想来硅谷。”

“我很荣幸,但是你这样说,我压力很大,先说好,如果你发现我的一些看法,并不能让你满意,希望你不要迁怒JB。”冯一平开玩笑。

对马斯克,原来他并不是太了解,但重生后,因为一直惦记着特斯拉的缘故,他对马斯克了解很多,从性格上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自我,脾气并不比乔布斯好多少的人。

表现在外,就是严肃,板着脸的时候多,笑模样的时候少,比如,此时面对冯一平的玩笑话,他很认真的说,“就你在学术和商业上的成就,就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探讨。”

按国内的话来说,冯一平马上给他打上了一个“说话耿直”的标签。

“公司的事怎么样?”斯特劳问。

“一起都刚开始,千头万绪。”

他在去年成立了SpaceX,为此投入了一亿美元,也就是去年出售PayPal给eBay,所带来的税后约1.8亿美元的收入,一下子就花掉了一大半。

对一个此前只在互联网领域有所建树的年轻人,进入这样一个物理学的世界,而且还是集中了世界上很多尖端技术的领域,世人普遍不看好,都认为他这样的决定,是极其的不可思议和不理智。

但面对这些非议,他反而提出自己公司的目标,是要把火箭发射费用,尽快降低到现在商业航天发射市场价格的1/10,而且提出在下一个世纪,会用自己公司研制的火箭向火星移民。

好吧,他总是会说一些大话,比如,关于电动汽车,他多次在不同场合说过,最迟在14年,自己的超级电池,就会支持特斯拉生产出平价的电动汽车。

然而,冯一平重生之前,他所承诺的平价电动汽车,依然不见踪影。

不过,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身上也确实需要一股嚣张和不服输的劲,不然,外界无关的压力,就会把你压垮,他的这一点,冯一平也比较欣赏。

乐观是乐观,有信心是有信心,但是,压力怎么可能不大?这也是为什么马斯克一开始,就把自己公司将来的飞船,用神话中的“龙”来命名。

“埃隆,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冯一平说。

当然,在这样的家伙面前,他肯定不会直说一些没营养的恭维话,“我得说,这并不是一个开创性的行业,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而我绝对相信,你领导的商业公司,一定会比那些拿着国家拨款的机构更有效率,更有创新能力,世界上除了那些政府机构以外,第一个具备航天发射能力的个人,肯定就是你。”

“谢谢你,冯。”马斯克的道谢很真诚,哪怕是钢铁侠,其实也需要他人的鼓励和肯定。

冯一平并没有带他们参观自己的公司,直接把他们带到自己的办公室,吩咐秘书,“不要让任何人来打扰我们。”

只喝了一口咖啡,马斯克就有些迫不及待的问,“你正准备筹建一家电动公司,那你对要生产的电动车,是如何定位的?”

“综合现有的条件,再预估将来的发展,我认为,在短期内,比如从现在开始算起的十年内,纯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应该始终比较高昂,肯定不会有太大的降低。”

“而这样环保的高科技产品,更符合一些高收入人士的生活理念,所以,我筹划当中的纯电动汽车,至少一开始,不是针对那些对价格敏感的中产阶层,而是不在乎价格,更追求环保的生活理念,更希望使用最新科技的高收入人群。”

哪怕他原来对特斯拉的发展规划并不了解,琢磨这么长时间以后,产品的市场定位问题,他自然会有科学合理的规划。

马斯克点点头,接着又觉得自己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多余,既然冯一平这样的人都已经计划成立公司,这样最基本的问题,怎么会没有答案。

“那么,你觉得,要解决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他继续问。

“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的产品,一定要打消消费者的里程焦虑,这是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最大的区别。”

“最关键的就是电池技术。”马斯克同样赞同这一点。

“电池技术里,也应该包括充电技术。”冯一平补充了一句。

“对,这样很关键。”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时候,马斯克就设计过电动交通系统,不过,当时的电池技术,让他的想法看起来非常不现实。